哈萨克斯坦概况
发布时间:2013-06-09
国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文:аза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俄文: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通称为哈萨克。其资产阶级政府形成雏形是阿拉什自治共和国。
哈萨克一词在斯拉夫语中的解释是“游牧战神”,为古突厥的一个直系分支民族。国名就取自其主体民族。“哈萨克亚草原”的名称最早出现是在公元前6~7世纪的波斯文献中。罗马大帝康士坦丁留给儿子的遗嘱中说:“……在那外围有着哈萨克亚大草原,再过哈萨克亚就是阿兰。”古代哈萨克人泛指今中亚一代的古代游牧部落,如塞人,乌孙,月氏等等…… 而这些古代游牧部落正是现代哈萨克人的祖先。
国旗

哈萨克风景欣赏哈萨克斯坦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太阳放射出32道光芒,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代表天空,也象征康乐、和平、宁静;哈萨克斯坦于1991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1992年6月4日启用。
国徽

哈萨克斯坦国徽
哈萨克斯坦国徽启用于1992年6月4日,为圆形,以蓝、金为主色。国徽突出表现哈萨克人传统的金色毛毡圆顶帐篷、饰带凌空飞扬的骏马,象征游牧生活;底部饰带上是哈萨克文国名“哈萨克斯坦”。
面积
272.49万平方公里。
人口
1702万(2013年)。
主要节日
元旦:1月1日;
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
宰牲节:朝觐的最后一天;
妇女节:3月8日;
纳吾热孜节:3月20或21日(是哈萨克斯坦的新年日,也同样是其他突厥国家和民族的新年);
主权共和国日:1990年10月25日(通过《主权宣言》);
武装力量日:5月7日(1992年);
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胜利日:5月9日;
首都日:7月6日;
宪法日:8月30日(哈萨克斯坦于1995年8月30日通过宪法);
独立日:12月16日(1991年)。
国花
郁金香;哈萨克境内四季均有郁金香开放,这也正是哈萨克把它定为国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鸟
金雕;它象征着哈萨克民族的自由和豪放。
人口
人口为1700万(2013年),由125个民族组成。哈萨克族占65%,俄罗斯族占22%,还有乌兹别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德意志、鞑靼、维吾尔、高丽等民族。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还有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萨克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
货币
哈萨克斯坦坚戈,辅币泰因。
1 坚戈=100泰因
语言
哈萨克语为国语,哈萨克语和俄罗斯语同为官方语言,
并且努力在社会生活中提高国语地位。
宗教
哈萨克斯坦的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71.2%)、东正教(25.17%)、犹太教(0.03%)等
首都

哈萨克首都-阿斯塔纳 阿斯塔纳,人口77.8万(2013年1月1日)。199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阿斯塔纳为“
世界城市”。2008年4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独联体国家最佳城市”比赛中,阿斯塔纳一举拿下了16项大奖中的9项。阿斯塔纳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心位置而略偏北,处于俄罗斯裔居多数的北部地区和哈萨克人为主的南部地区的分界线上,距原首都阿拉木图约1300多公里,伊希姆河绕城而过,四季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正在迅速扩建。它是哈萨克斯坦工农业的主要生产基地、全国铁路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