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向西开放 - 中亚五国 - 哈萨克斯坦

中哈能源合作典范这样铸就

发布时间:2018-07-24

  2017年6月30日,中国石油集团海外最大炼油厂项目,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CPECC)完全自主承担EPC总承包及开工管理的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炼油厂(以下简称PKOP项目)一期及配套工程成功投产,产出油品达到欧IV/欧V标准,在哈萨克斯坦三大炼油厂中率先进入绿色环保炼厂行列。在当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高级副总裁吉野索夫拍着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穆华东的肩膀说:“PKOP项目是目前为止中哈两国能源合作最好的项目,没有之一。”


  国际高水平的PKOP项目

 

  回忆起一年前的这段往事,穆华东感慨万千。由于多标准、多语言带来两国在思维、理念和文化差异上的冲撞,PKOP项目前期困难重重,他几乎每月一次地飞往哈萨克斯坦“督战”。艰苦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穆华东不无骄傲地向记者介绍,项目一期建成后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肯定及哈国政府和当地老百姓的点赞。

 

  82岁的美国专利商UOP项目现场技术顾问汤姆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装置布局,达到了世界一流装置的水平。”还有专家评论称,PKOP项目是中哈两国进行产能合作和设施联通的具体体现,意义深远。

 

  CPECC哈萨克斯坦分公司PKOP项目部开工管理部翻译、当地员工梅多说:“苏联时期,我的父辈们曾向中国输送技术。如今,中国人又把最新的技术送过来,让我的家乡变得更美。在这样的企业上班,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未来。”

 

  一期工程取得的成功终于使穆华东紧锁的眉头舒展了。在前不久的媒体座谈会上,穆华东满面春风地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二期工程开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PKOP炼油厂项目90%以上的设备均来自中国,引领了中国装备、技术出口,打开了中亚市场的大门。二期工程计划在9月30日全面投产,到时候会给你们一个惊喜。”

 

  出口信用保险保驾护航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带一路”建设的首倡之地。奇姆肯特炼油厂现代化改造工程既是“一带一路”重点工程,也是中哈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同时还是哈萨克斯坦确立的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投资额16亿美元。穆华东向记者分享了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在该工程取得成功的经验:除了中国石油人不服输、吃苦耐劳、能打硬仗这些宝贵品质外,最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融资及应收账款回收得到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大力支持,从而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据穆华东介绍,“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一些国家存在政局不稳定、经济不发达、法律体系不健全,甚至恐怖主义事件多发等问题。在这些国家开拓市场承揽工程建设项目,会遇到两个重大问题:一是这些国家的业主往往实力不足,需要EPC承包商负责融资,否则就拿不到项目。“比如说我们在土库曼斯坦承接的项目,一般都需要承包商融资。”二是在这些国家开展工程建设会遇到信用风险,包括业主的支付或违约风险、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如汇兑限制、战争暴乱等),导致承包商无法获得工程款。

 

  中国信保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特定合同保险可以在银行融资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业主可以通过承包商实现融资,并且中国的承包商还不承担风险和负债。而对一些现汇项目来说,中国信保提供的特定合同保险可以有效防范因业主破产、违约或项目所在国家发生政治风险而导致承包商应收工程款和成本投入损失风险,大大提高了中国承包商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项目的安全度。

 

  具体到奇姆肯特炼油厂改造这个项目上,穆华东介绍说,该厂是由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按照50%:50%比例合资设立的。“这次,我们以EPC承包商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申请出口买方信贷融资的方式,改变了由业主自行解决资金支付工程款的传统模式,增强了承包商的话语权,四家外资银行提供银团贷款,降低了融资成本,为业主创造了价值。对于CPECC来说,也通过这次出口信贷操作,积累了通过融资提高EPC承包国际竞争力、借助中国资本优势开拓第三方国际市场的经验。”穆华东说。

 

  CPECC与中国信保的合作,最早是2001年的巴基斯坦成品油管线项目。该项目延付期为10年,融资额约1亿美元。CPECC投保了中国信保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中国信保为该项目提供了出口卖方信贷保险支持,确保了对可能的贷款风险的补偿。2012年6月,合同执行完毕,CPECC本金和利息全部按期收回。

 

  近年来,土库曼斯坦碘溴厂项目、马莱依增压站项目,坦桑尼亚东非原油管线项目均与中国信保开展了前期沟通与合作。目前,这些项目处于投标或融资谈判阶段。(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