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2014年,我市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中心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亮点频现。
亮点一:精准调度,合力推进,主要发展指标提质增效
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十三板块”和文化产业任务分解为34项具体工作,与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靠实了工作任务,形成了推进合力。经过一季度、半年两次督查和三季度召开的推进会,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快速有效落实。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全市文化产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2014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6.24亿元,增速24.94%,占GDP比重1.78%,在全省排名第五。
亮点二:培育主体,多元发展,文化企业培育成效明显
整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2500万元,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文艺精品打造和文化企业发展给予扶持和补贴,累计帮助和扶持企业63户,推荐的平凉华美实业集团公司受到省上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扶持,推荐的崆峒旅游集团、大云寺文化产业园、崆峒古镇文化旅游开发公司3家企业入选省级文化企业30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培育文化企业158家。目前,纳入统计的文化机构达到598家,资产总额31.33亿元,从业人数1.25万人,增幅相当明显。
亮点三:聚焦项目,狠抓落实,重点文化工程顺利推进
加强督查调度,实施文化产业项目31个,完成投资17.63亿元。其中,列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中华崆峒养生地建设工程抓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11亿元。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崆峒山生态旅游度假山庄、城域网双向改造、大云寺大雄宝殿、陶瓷文化产品展馆、伏羲部落生态文化园和静宁纸箱、地毯生产线建设等项目进展良好。
亮点四:立足节会,重点突破,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
认真组织参加深圳“文博会”、“兰洽会”,精心筹备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大会,搭建主题展馆,邀请土耳其客商共同展销文化产品,印制项目宣传推介册,签约文化产业项目29个,落实到位资金13.89亿元。其中,引进深圳花样年控股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泾川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成了土地征收等前期工作。
亮点五:集聚要素,统筹兼顾,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启动文化集市建设首创工程,协调成立平凉文化集市商贸公司,建成了天正艺术博览中心和静宁成纪文化城等文化市场,新研发文化产品40多种。组织文化企业参加展销节会,利用异地代销和网上营销等方式,有效促进了文化旅游产品的交易与流通。引导发展新兴业态,鼎盛投资公司研发的3D立体虚拟动漫平台,填补了全市3D产业空白。 (文章来源:平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