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走进甘肃 - 文化资源

定西临洮全力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旅游名县

发布时间:2014-10-15

  据定西日报报道(通讯员 王亚海 杨景憬)今年以来,临洮县抢抓全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和全市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的战略机遇,紧盯打造兰州南部最佳宜居休闲度假基地和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首位产业的目标,大力实施“商旅活县、文化兴县”战略,全力打造兰州都市圈的文化旅游名县、全省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抓平台打造,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立足全县文化资源分布现状,顺应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潮流,全力推进太石休闲养生区、洮阳文化体验区和南屏生态旅游区三大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搭建了优势平台。太石休闲养生区,引进了由美国希尔顿国际集团(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近200亿元的太石水城项目。项目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全部编制到位,近期开展公司注册组建、土地招拍挂和项目组团一、二工程的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年内可正式启动建设。洮阳文化体验区,依托洮河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充裕的沿洮滩涂湿地,谋划建设了以洮河为轴线,全长28公里,总占地24.7平方公里的沿洮文化产业带。目前,产业带已落户重点文化旅游项目15个、总投资66.8亿元。南屏生态旅游区,按照把南屏镇打造成为陇上生态旅游名镇的目标,依托南屏山、三甲电站水库等自然人文资源,谋划占地4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争取到了总投资2.9亿元的南屏灾后重建项目。


  抓项目支撑,全力打造精品景点景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以建设三大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为阵地,依托资源谋项目,通过实施项目打造精品景点景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目前,已谋划马家窑文化产业园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110多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3个,总投资225亿元,启动建设69个,完成投资14.2亿元。其中总投资11.9亿元的马家窑文化产业园项目已完成总规化设计、陶土矿开发评审等工作,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地下管网等工程施工,目前已完成青少年陶艺体验中心、商业街、产品展示大厅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甘肃临洮体育训练基地已建成曲棍球场、室外田径场和小轮车场。总投资9.8亿元的卧龙湾文化旅游休闲水镇项目,已完成A岛区6栋楼主体工程及景观工程预制件,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


  抓产业配套,构建链条式产业体系。根据“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的要求,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业承载服务能力。围绕“吃得好”做精地方小吃,把临洮凉面、酿皮、大烩菜等一批地方小吃列入重点开发计划,通过举办全县“农家乐”厨艺大赛推动菜品创新;在县城规划了4条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一批特色小吃街和商业购物街。围绕“游得畅”提升通行能力,谋划了兰州至天水城际铁路、临洮机场军民合用等重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临洮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已委托兰空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临洮机场军民合用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兰州军区空军部队已开始对临洮机杨跑道进行改造。争取到了总投资9.7亿元国家交通运输部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项目,两年内计划完成道路建设1500公里。围绕“留得住”发展养老养生产业,引进建成了虚拟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合一”的金太阳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和奇正藏医医院,谋划了由民营企业投资、县中医院托管的康复理疗中心项目,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支撑点。围绕“有影响”创作文艺精品,创排的《洮河纪事》、《春旺洮阳》分别获得全省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电视片一等奖;《八思巴传奇》、《小西天狄道传奇》等影视作品相继开拍,大型歌剧《貂蝉》已于4月26日成功首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