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据兰州晚报报道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宛若一条飘落人间的飞天锦带蜿蜒东去,依托黄河两岸风光和名胜古迹兴建的“黄河风情线”如同镶嵌在飞天锦带上的一串明珠,让兰州收获了“夜如香港维多利亚港”的美誉。24日,西北师大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为黄河风情线提升改造建言:突破兰州市区的范围,打造百里黄河文化长廊,成为甘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王牌景区。
建议:打造成甘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黄河风情线最早作为城市居民休闲的公共场所,是基于当时城市的发展状况和经济水平。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兰州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今天的黄河风情线的功能定位已经与最初的风情线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要提升改造黄河风情线,必须跳出传统思维,定位于大型公共文化旅游景区,打造百里黄河文化长廊。”西北师大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说,这两年以来,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兰州而言,黄河风情线不再是四十里或者百里的概念,已经上升为百里黄河文化长廊,同时突破兰州市区的范围,扩展到西起刘家峡,东到黄河石林200里的范围。其中,在刘家峡到兰州打造百里黄河文化长廊,兰州到景泰打造百里黄河休闲长廓。最终成为兰州乃至甘肃的核心景区和王牌景区。
目前,把多勋正在主持完成《兰州都市文化产业规划纲要》,在纲要中,他提出兰州的定位是“一城一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名城,中国黄河文化旅游之都。他说,穿城而过的黄河是兰州稀缺的地理空间资源,风情线提升改造的关键是要把它打造成甘肃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只有在这个大的定位构架上,才能按照文化旅游融合的逻辑,精心设计和打造。让游客从刘家峡开始,沿着200里黄河文化长廊流连忘返,兴致盎然。
与之相对应的,把多勋建议黄河风情线管理办公室及时转变职能,转为景区管委会或者旅游投资公司,促进旅游的整体开发和良性发展。
规划:升级为百里黄河文化长廊
昨天,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风情线的提升改造已经纳入兰州旅游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安排,我市将以黄河风情线为轴线,聚合展示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内涵,串联提升水车博览园、儿童公园、亲水平台、百年铁桥、黄河母亲雕塑、龙源、金城关现有景区景点,创意建设黄河楼、黄河(伦敦)眼、黄河母亲主题公园、天斧沙宫、旅游购物一条街等新景区景点
。
根据兰州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确定的思路,我市将通过实施“两廊五区”战略布局,力争通过3-5年的建设,把兰州建成西北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辐射带动临夏、白银,把兰州打造成为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度假休闲于一体的集聚区,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大景区和旅游城市。其中的“两廊”包括百里黄河文化长廊、兰州近郊黄河休闲度假长廊。
与此同时,我市将争取市级财政安排1.5亿元对建设兰州大景区的引导扶持,县区财政相应安排不低于500万元的配套资金。
而在甘肃省规划建设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大景区中,以“黄河风情、都市文化”为主题的黄河风情线综合景区是11个综合景区之一,地域包括兰州市、白银市、临夏州。重点打造黄河、都市、民族三大品牌,发展黄河自然风光游、回族艺术文化游、都市观光休闲度假游、高原山水观光游、工业体验与生态农业游、历史民俗文化游、会议商务旅游等旅游产品。建设黄河三峡、兰州、黄河石林3个核心景区,辐射景区包括松鸣岩、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莲花山、兴隆山、兰州黄河风情线、青城古镇、什川梨园、会宁会师旧址、寿鹿山等。
显然,对于黄河风情线的提升,省市旅游局都有了清晰的思路,随着一些旅游项目的陆续开建,百里黄河文化长廊将成为兰州乃至甘肃旅游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