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张革文 通讯员 杨棋焜)玉门市采取发展订单农业、发展流通组织和扶强龙头企业等措施,解决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今年,全市洋葱、食用葵、棉花、食用瓜、葡萄、枸杞等大宗农产品产量达37.4万吨,截至目前已销售35万吨。
今年以来,玉门市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路子,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流通组织和经纪人采取多种形式为广大农户提供价格、流通等方面的信息。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落实产前订单合同,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市落实订单面积3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4%,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玉门市依托蔬菜、枸杞、食用瓜、特色林果、畜牧、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2个,吸纳单位和个人会员7700余人,带动生产基地近13万亩,1万余名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同时,市上不断壮大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全市有130支民间流通队伍、600多名农民经纪人从事农产品流通工作,每年组织销售农产品约50万吨,大宗农副产品基本实现了产销对接。
玉门市还坚持从资源优势和深度开发入手,利用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和力量投向现代农业,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植力度,着重发展蔬菜、制种、特色林果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4家,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达到了40万吨,每年收购各类农副产品近30万吨,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