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据兰州日报报道 初夏的八宝川绿树成荫、花香扑鼻,走进红古区平安镇的仁和村,处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城市”氛围——农村社区化管理、城镇精细化服务带来的新气息让人不再有“农村”的感觉。村道宽阔平直,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每隔几米整齐地摆放着统一垃圾箱。新建的文化大院内,村民正享受着悠闲的生活,整齐时尚的民居,让人有了城里人般的感觉。位于红古区最东端的平安镇如今不仅有着传统的蔬菜种植产业,新兴起的40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更使这个传统小乡成了新兴小镇。特别是近两年来,该镇通过提升城镇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拓展特色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使全镇工农业、商贸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早在两年前我们就把社区的管理理念拓展、延伸、嫁接到新农村建设中,以建设城市社区的理念建设农村,探索出了社会管理‘4个2’工作模式。”平安镇负责人说,两年多来,通过对各村村民进行感恩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教育,建成了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村级文化大院和以倡导感恩、孝道和现代文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村级文化大道。在仁和村、若莲村、夹滩村等形成了以甘蓝、西兰花、娃娃菜为主,番茄、黄瓜为辅的特色蔬菜产业和丁香、黄刺梅等30多个品种为主的苗木花卉两大支柱产业。同时,为解决农民卖菜难题,投资520万元,建成了年储存果菜3万吨的兆丰气调库和占地10亩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在工业方面,平安镇如今成了红古区的“新型工业”排头兵。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总投资10.7亿元引进的庆丰10万吨铝板锭、雄泰16万吨铝棒、新天地20万吨铝合金圆锭、兴盛源再生资源纸箱制造等6个项目都是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总投资22亿元的兰亚20万吨铝型材一期、兴盛源废纸再加工制造、6.5万吨复原胶等6个项目目前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围绕红古工业园区建设,平安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完成了平安镇总体发展规划和11个村的村庄规划,还编制了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空间布局等专项规划,同时,不断引进新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为了将精细蔬菜和特色苗木种植不断推向精深,平安镇积极组织专家教授进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的技术,鼓励村民搭建日光温室,种植新品种,拓展新模式。去年全镇蔬菜产量达18.5万吨,出产苗木4000多万株,发展蔬菜、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各类牲畜存栏达4.8万头只。引进了甘肃普德芳泽马业有限公司,培育世界良种马300余匹。在做好全面规划、不断发展工业、农业的同时,平安镇还完成了张家寺商业街的基础设施改造,各类商铺琳琅满目,健全了城乡居民基本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实施了“穿衣戴帽、美化亮化”工程,改造农村住房118户。
为适应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平安镇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行社区化管理模式,大力改造村级办公阵地,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探索完善村规民约及农民学校规章制度,先后建成了政务大厅、民情指挥中心,将全镇居民的基本信息、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等收录其中,并与学校、卫生院、派出所、蔬菜保鲜库、苗木市场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分流转接,直接完成咨询、投诉、办理等工作,真正为平安镇广大人民群众送上更便捷、更高效、全方位的精细化、亲情化社会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