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走进甘肃 - 能源矿产资源

甘肃10市县区被国家列入资源型城市 专家建议拓展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3-12-05

  据兰州晨报报道 12月3日,国务院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界定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我省的10个城市被列为资源型城市,分别为金昌市、白银市、武威市、张掖市、庆阳市、平凉市、陇南市等七个地级市,还有玉门市、玛曲县和红古区三个县级市区。


  武威、庆阳、陇南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城市


  据悉,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包括地级市、地区等地级行政区和县级市、县等县级行政区)。《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格局基本形成。


  《规划》根据资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其中,我省的武威市、庆阳市、陇南市被定为成长型城市。《规划》提出,成长型城市资源开发处于上升阶段,是我国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应规范资源开发秩序,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准入门槛,合理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将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


  金昌市、平凉市、玛曲县被列为成熟型城市。《规划》提出,成熟型城市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是现阶段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应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将企业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成本内部化,切实做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白银、玉门、红古被列为资源衰退型城市


  白银市、玉门市、红古区则被定为资源衰退型城市,《规划》明确支持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衰退型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应着力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失业矿工再就业,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废弃矿坑、沉陷区等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接续替代产业,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掖市被列为资源再生型城市。再生型城市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是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应加大民生投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一批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著名旅游城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