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走进甘肃 - 能源矿产资源

肃北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区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13-07-30

  肃北县以其丰富多样的矿产自然资源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肃北县工业开发的独特性,走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就成了肃北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也是必须。目前,肃北南山片区的高载能产业园区、北山片区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已初具雏形,也将成为肃北县资源综合利用的两翼和肃北县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劲双驱。


  基础雄厚的铁产业


  铁产业一直以来是肃北的支柱产业,肃北目前拥有铁精粉生产企业11户,铁精粉产能达200万吨。目前,以博伦公司为龙头的矿山企业正在以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按照资源加工深度的不同,建设粉矿烧结项目、氧化球团项目、还原生铁项目、生铁生产项目、铸造项目和炉渣综合利用项目。今年,博伦公司正在进行铁矿深部开采技术改造、偏钒酸铵石煤提钒生产线建设,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钒氮合金产品,石煤钒矿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发电项目,同时加紧建设数字化矿山,这些都为最终在马鬃山地区形成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与铁产业最紧密相关的黑色金属产业,包括钒、锰、铬、钨,按照铁合金品种不同和循环利用的要求,未来在煤电一体化建成后,积极发展建设锰铁、铬铁和钒铁项目以及建材项目。通过优化利用金属矿产资源和煤电,最终形成极具竞争力的“煤炭开采—煤电一体化—锰铁生产+铬铁生产+镍铁生产+钒铁生产—建材生产”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决定区域产业链纵深发展的煤炭


  丰富的煤炭资源、水电、风光电资源优势成为发展煤电一体化、水电、风电,成为统领肃北资源综合利用的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


  县煤炭资源分为三大矿区,分别为马鬃山金庙沟、牛圈子和吐鲁—驼马滩煤矿区,已探明的资源量达4.31亿吨。原先马鬃山煤矿开采较为粗放,资源浪费较大,为此肃北对马鬃山煤矿区进行了强化整合,现有煤矿6处,年生产规模已达15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银玄煤矿、窑街天宝煤业、谦和、亿阳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公司。为煤炭资源形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马鬃山矿区整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打下了基础。


  目前,窑街煤矿煤电一体化项目正在申报当中,博伦公司投资3.07亿元的七角井石煤钒矿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发电项目正在积极建设当中,谦和公司产50万吨精洗煤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中宏能源投资5亿元年产300万吨兰炭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异军突起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


  有色金属和非金属工业是肃北继铁、煤产业之后的新兴产业和未来鼎立马鬃山的产业结构上的重要一足。目前,肃北有色金属和非金属产业方面,重点谋划了金属硅、多晶硅、二氧化硅细粉体生产、电解铜、海绵铁等项目。


  马鬃山区域有色金属主要指铜,目前铜生产企业2户,年产铜精粉1万吨;电解铜生产企业1家,年产电解铜500吨;海绵铜生产企业1家,年产海绵铜1500吨。以铜矿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按照产业链延伸提高附加值的要求,建设电解铜项目和海绵铜项目。最终形成对铜矿资源充分利用的“铜矿开采—电解铜生产—海绵铜生产”铜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


  铜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副产物硫酸,同时又是硅产业相关项目的基础原料。两大产业项目的融合,既解决了铜产业副产物的消纳问题,又解决了硅产业相关项目的原料问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快速跟进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肃北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电力巨大,现已建成110KV输电线路4条,35KV输电线路6条。完善可靠的供电网络,为循环经济产业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电力保证,下一步随着煤电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马鬃山矿区以高载能为主的产业链条,球团冶炼、锰铁、钒铁、铬铁等合金冶炼将取得突破性发展,同时,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循环经济必将在肃北打通所有的循环环节,一个经络通畅,活力四射的肃北县循环经济园区必将因动力的充足而大放异彩。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对于肃北丰富的资源和火热的资源开发现状而言,目前,在道路建设方面尚有不足。目前京新高速、216省道、疆煤内运重要通道淖柳公路、规划的额哈铁路将横跨马鬃山地区,马鬃山矿区未来将随着公路网的形成、铁路的建成,马鬃山的开发也会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


  水是生命之源,在肃北县,对于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同样也是发展之源。目前在肃北几乎所有的矿山企业在生产中都建立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水循环利用率高达80%以上,但水不足仍然是制约所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问题,建立马鬃山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其中有一项就是“引双入马”引调水工程。这一引调水工程的建成,再配合以各企业的水循环系统,制约马鬃山矿区经济发展的这一瓶颈就会被最终打破。目前引双入马引调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已完成,可研已上报省发改委审批,有望年底获批。(文章来源:甘肃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