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跻身全国重要新能源产业基地
中国经济导报讯 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市,风能、光能资源充足,风能资源总储量2亿千瓦,可开发量8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可开发量的1/7;光热资源蕴藏量20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面积5万平方公里,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
近年来酒泉市积极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转型升级的政策机遇,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思路,加快建设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统筹推进调峰电源、输出电网、装备制造、电能消纳和储能研发等配套产业,新能源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酒泉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之一。
2016年底,境内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基本建成。特别是今年建成的我国第一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酒泉到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于6月份正式投运,线路满负荷运行后,可输送电量400亿千瓦时,酒泉市风光电输出难的局面将得到根本性改善。
酒泉市副市长李永军说:“酒泉作为甘肃乃至全国都十分著名的可再生能源的基地,在输电方面来讲,我们积极地推动酒泉到株洲的±800千伏直流输变电系统。同时,我们还要上一些与输电系统配套的这样一些调峰的火电电站,我们正在积极推动。”
近几年,一批国内知名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在酒泉工业园区正式投产以及整机产品的下线,使酒泉风电设备整机生产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拉动了甘肃实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如万盛阳光、精诚控股等一批全产业链条企业的投产,标志着酒泉装备制造业有了一个很大的跨越式发展。
截至目前,酒泉市风电装机达900多万千瓦,占全省风电装机的71.6%,全国的6.2%;光伏发电装机165万千瓦,占全省的24%,占全国的2.5%。酒泉市风光电累计发电量达到600多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0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7000万吨、二氧化硫210万吨,为全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