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贸易促进>亚太贸易协定

《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设计与应用》报告发布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3-09-27


  贸易便利化已成为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商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和积极举措。国内企业经营成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困难,竞争加剧,通关、物流效率亟待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深刻的变局。    


  为进一步推动本地贸易便利化的发展,9月10日,由中国商务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亚洲开发银行主办,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承办的第五届亚太贸易便利化论坛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就“加强政企合作推进建立更高效、更具包容性的国际供应链”展开充分的探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化商业模式的贸易业态,是国际分工不断细化、管理信息技术日渐发展的产物。当前,各国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国际化生产和国内外贸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亚太地区供应链发展情况


  设置这一议题的初衷,就是有的放矢的解决亚太地区贸易成本高的问题。就全球供应链指数排名来说,排名最靠前的都来自于亚太地区。同时我们也看到该地区的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成本还是居高不下,尤其像印尼这样的国家。有的时候是因为有些地区物流成本太高或者基础设施不足,或者现代的技术应用不足,普及不够,还有一些非常复杂的手续没有得到精简,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中国正积极建立便利化的贸易机制  


  姜增伟——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在论坛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中国政府为推进贸易便利化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中国商务部把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这关系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流通体系、信息化、电子商务、“走出去”等多个领域,对转型发展方式及商务长远发展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贸易便利化。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重点提出抓紧出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贸易便利化改革方案,继续推进属地申报、口岸验收等便利措施。    


  当前,全球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要求改革传统外贸管理方式,建立更加便利化的贸易体制机制。今年8月,中国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就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这些政策是中国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对贸易便利化实践的新探索。    


  实施贸易便利化一般是在国家和地区层面进行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措施,让更多的国家建立共同目标,来推动贸易便利化的地区合作。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实施贸易便利化,根据研究显示,中国全球供应链指数排名世界前五。这也正是这次论坛选择在中国举办的原因。    


  《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的设计和实施报告》发布


  为了更好地推动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的发展,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还在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2013年《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的设计和实施报告》。2009年,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亚洲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出版了名为《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的设计和实施》报告。为政府、企业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的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经济体、行业协会和国际组织对报告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为了更好地推动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的发展,亚洲开发银行和亚太经社理事会今年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更新,更新版的报告涵盖了贸易便利化一些最新的政策和实践经验。


  如何建立高效的全球供应链    

 

  Hamid L.Sharif——亚洲开发银行:供应链的效率对很多亚太国家来说,对他们的经济增长是非常关键的,而供应链的效率在这里有三个方面需要进行推动,第一个:货物的流动;第二个:金融;第三个:信息。    


  今天的主题更多的强调了私营部门的角色,包括发展更高效的供应链,公共部门在增加供应链效率这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公共部门也在实现信息的透明化,提高私营部门的交易环境来说,与私营部门合作来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Ravi Ratnayake博士——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委员会贸易与投资司司长:亚太地区从系统上来说,其实并不是在包容性上很出色,需要一个双赢的方案,从这方面来讲,作出以下三点提议。首先第一个就是我们的改革应该分清重点,应该通过我们的分析,去分析这个供应链面临的优势和限制因素。第二个信息就是我们的有效措施一定要有公司领域的紧密合作。第三个信息就是我们可以应用的一些措施和实施方案来去便利化贸易。    


  Sajjad Ahmad——巴基斯坦商务部部长助理: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有他们自己的地理特点,有一些国家他们产品生命周期比较短,同时我们还开放我们的贸易,因此我们需要彼此学习,分享彼此的经验。因此分享经验,亚太地区在规模、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位置来说是彼此不同的。    


  比如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是本地区第三大的国家,中等收入的国家,它是由很多岛组成的,几千个岛,要把这样一些经济体在地区和全球供应链上进行整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那么,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针对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供应链?为此,印度尼西亚采取了哪些相关措施?如何支持的?    


  H.E.Edy Prtra Irawady——印度尼西亚经济事务部副部长:去年我们制定了物流中心的发展蓝图,同时我们还开始执行印度尼西亚的全国项目,来去对它实行监管。同时这也是奠定了一个基础,为我们的跨境交易等等提供了便利。印度尼西亚现在已经实行了两个全国项目,一个是全国单一窗口,另外一个是全国物流整合计划,这两个项目帮助我们能够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推进国际贸易物流服务 促进更具包容性的国际供应链建设

 

  物流服务的管理,特别是在跨国界的运营这方面,特别是内陆的国家他们所需要应对的一个关键的问题,在基础设施这方面,需要实现本地的现代化的物流,要增加物流的连接性,这也是现在这些国家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我们需要有一个高效的物流管理,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很好的与别的国家建立很好的贸易关系。因为我们必须要确保产品是合规的,达到标准,并且能够减少成本,增加我们产品的竞争性,不仅能够给你增加利润,而且也能够让消费者接受你的产品。    


  Ben Shepherd——DTC顾问公司负责人:贸易物流和供应链效率。

   

  这是国际贸易的车轮,是使得国际贸易实现的可能,也是使得国际贸易成功的原因。对于包容性的发展,我们看一下其中物流和供应链的效率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内部的物流能够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之间的障碍,特别是我们谈到农业商品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为什么?因为它可以让消费者购买更多的一些必需品和产品,这从社会发展角度是很好的。


  Wojciech Piotrowicz——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研究员:供应链这不仅仅是物流的问题,我们要谈到物流和供应链之间的关系,以及考虑到整个物流链对物流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特别出口不同产品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Stephen Fung——DHL北亚业务负责人:改善国际贸易物流,实现包容性的发展。    


  物流是软件,基础设施是硬件,所以我们可以有非常好的软件组合,但是如果硬件不好的话,你软件肯定也发挥不了作用。你的物理商品它的流通就不会发挥到极致,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的货运系统它的测量单位,中国是27,印度是23%,但是德国是51%,英国是43%,所以这是我们基础设施面临的一些限制。

 

  贸易金融服务-将中小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    


  贸易对于APEC区域来说,对于亚太区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贸易融资能够支持全球进出口流量的90%,贸易和供应链融资也是可以做的非常有效,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扩大他们在贸易融资当中的活跃性。而且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就是包容性的增长,贸易融资可以做的非常有效,这样的话,可以刺激贸易的发展,并且能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贸易。全球的金融危机从贸易融资方面可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在危机过后,我们看到全球的贸易融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大家也意识到了过去对贸易进行的贷款损失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越来越多的银行还有金融机构开始考虑向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  


  Alexander R.Malaket——OPUS国际咨询服务公司总裁:不管贸易融资听起来有多么的复杂,根本上它都是关于四个方面。一个是通过跨境去获得有保障的融资,通过融资支持贸易,并且去降低风险,最后是促进信息的互换以及实体货物的流动。不管这个架构有多复杂,贸易融资的架构这四点是永远不变的,包括消除风险还有支付融资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些元素。  


  Geoge(Kan Ho) Yuen——香港工银亚洲部非执行董事: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更多的信贷能够使小企业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增长潜能。    


  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而且也发挥了极大的重要性,来去推动经济的发展。在中国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核心的引擎。另外中小企业也占到了中国经济产出的60%,90%的注册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现在开始向中小企业去进行融资,针对小企业的贷款每年的增长率预计要达到15%。更多的信贷能够使小企业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增长潜能。工商银行会致力于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当中,现在正在国进民退,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所以中小企业非常的重要,工商银行把中小企业当成我们未来增长的一个领域和支柱。


  Seliendra Narain博士——印度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融资中心主席: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整个机制需要去进行改变。    


  传统的贸易融资的机制需要做哪些改变呢?第一,一定要重新确定关于贸易融资的概念,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全球竞争力。第二点,就是市场的发展,比如如果我是中小企业,我是一个出口商,我已经发展了我的市场,我的装运前装运后整个流程应该怎么去做,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个市场发展的内容要纳入到流程当中。最后,关于知识,因为现在知识就是力量,因为有很多的商业模式都已经变成了一些知识,所以这个知识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启用无纸化解决方案整合供应链


  无纸化贸易它的定义就是基于数字化的数据或者是文件来进行贸易,任何一个信息体系只要是使用电子化的系统都可以称之为无纸化贸易,包括B2B的领域,还有B2C的领域,包括政府对政府之间的交易也可以使用无纸化贸易。那么,无纸化贸易怎么样能够运用到改善供应链效率中呢?    


  Sungheun Ha——韩国KTNET总监:无纸化贸易怎么样能够运用到改善供应链效率中。    


  国际供应链在联合国的这个模式当中包括三步,首先是购买,第二阶段是运输,第三就是支付阶段。无纸化贸易的服务可以极大的改善第一步和第三步的效率,国际化贸易的信息流动也是其中的一环,也就是说我们的货物和资金的流动,为了促进资金和货物的流动,信息流动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全球供应链当中所有利益相关方中间去交换信息,之前我也说了,无纸化贸易可以去极大的促进信息的流动,而且我也提到了,它可以精简货物的流动,而且可以精简金融的流动,无纸化贸易也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Toshihoki Osawa——世界海关组织技术官员:大部分的海关组织是有这样的意愿,把无纸化去往下发展。    


  世界海关组织的使命是要提供领导力,在全球贸易当中去推动贸易便利化。现在我们在169个国家当中都有办事的人员,我们的业务涵盖了98%的世界贸易。WCO的成员国都同意我们是要持续的去去除纸质的文件打印,而要使用电子文件,所以在这方面WCO也推出了所谓的去材料化或者叫纸质材料精简的项目,推出了这样类似的工具。    


  WCO工具介绍:    


  单一窗口指南。这个单一窗口指南帮助我们成员国去开发单一窗口,会给他们提供指导意见。其中也会有一些现行项目具体的进展情况和数据。这样一个数据模型也可以更好的去进行跨境贸易方面的一些信息数据,有一些文件也已经提交了,我们已经开始使用了WCO的数据模式了,也针对这个模型开始了一些相应的工具包的开发。      


  全球联网的海关。这也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全球性的项目。我们简称这个项目叫GNC,这个项目主要是在UTT是由秘书处来提供的,最近美国还有欧盟都在进行一个开发,他们开始一个AEO的项目,一旦个项目开始,美国和欧盟因为他们都是成员都可以用ATP来作为他们今后一个资源。    


  Sangwon Lim——亚太经社理事会经济官员:跨境无纸化贸易的地区层面合作。    


  地区层面的合作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能够跟其他的一些层面去相得益彰。所以在这样一个地区的背景下,我们的成员国也开始通过相关的立法去支持无纸化贸易和跨境的文件互认协议,去推动贸易便利化。如果我们愿意去促进跨境无纸化贸易的话,秘书处给成员国都制定了一定的任务,而且我们也组织了一些活动,去进行地区研究,然后把这些地区研究的成果去用于亚太国家的决策参考。所以总体来说,我们是组织活动,采取行动,然后找到一些成果,去供我们亚太地区国家参考。而且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推荐的协议模式。


  推动国家单一窗口发展,促进高效供应链    


  Somnuk Keretho——泰国Kasetstart大学教授:单一窗口如果按照联合国贸易便利化和电子商务中心33号建议书做出的解释,单一窗口大概是这样一个概念:它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    


  目前,不同形式的单一窗口在全世界都有应用,尤其是在亚太地区。这些单一窗口的模式跟最初的原始的2004年的版本是不一样的,有些国家建立起了一个有限制性的,另外还有B2B形式的单一窗口,还有一些国家他们国家单一窗口的机制不单单是跟政府机关有一定的联系,同时也跟私营部门的企业有联系。另外还有像一些经济体也建立起了单一窗口的机制。有很多的机构都参与到了单一窗口的机制当中去,还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机制。但有一些案例当中,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来讲,他们已经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单一窗口机制了,或者我们叫做有成长潜力的单一窗口,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对最初始版本的一个演化。


  Somsak Wisetruangrot——泰国IFFA贸易与交通便利化主席:国家的单一窗口它的使用不应该是只着眼于当前,不光是关注本国国内的贸易便利化,这个国家的单一窗口是不是能跟其他国家的国家单一窗口去进行交流。    


  比如我们说像进出口数据的共享,但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AEO就是经授权的经济运营者,一旦我们有了一个国家单一窗口,有些贸易商在他们要到港的这个国家的单一窗口,如果他们的贸易便利化做的非常好的话,尤其是海关做的非常好的话,就可以做这个AEO的互认。我们也做了很多投资,很多国家他们都有一些应用,来去精简他们的海关手续。


  Markus Pikart——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经济官员:单一窗口在运营当中的一些标准。    


  欧洲经济委员会整体上也会开发一些最佳实践和标准,包括帮56个成员国制定相关的标准,而且还为透明的环境、道路安全这些标准,在贸易便利化和电子商务方面制定相关的标准。    


  贸易标准不仅能够便利化贸易的交割,同时它对政策有所影响,贸易便利化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融合。标准可以推动变革。单一窗口是我们推出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来推动贸易便利化的发展。然后除了单一窗口,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其他更小的生态系统,一些高度计算机化的服务系统也在全球得到使用。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服务系统之间的整合和协作,能够在未来让我们可能会迎来一个贸易互联网的概念。


  Phouthanikone Khennavong——老挝财政部海关署代主任:老挝是怎么样去开展单一窗口建设的。    


  协议:在2013年1月28号,老挝政府签署了一个协议,这是在2013年3月份,这个公司进行了一项调研,就是在海关边境的关卡部分做了一些调研,同时针对一些政府机关还有私营部门来进行了一些调研。还有一些评估测评,还有一些私营部门的企业,我们单一窗口机制下一个阶段是十年期,接下来我们的机制将会真正的成为一个国家单一窗口的机制,就是特许协议,2013年3月份,我们将会召开一次执行会议,就是要具体开启我们的国家单一窗口机制。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将双方的牵头人、负责人明确,同时也把相关的调研结果进行公布和总结。现在我们还是在各种工作的正常进行当中,我们也做了一些特许协议当中的补充条款。  


  Mee Wan Wong——马来西亚海关署通关处副处长:东盟单一窗口是非常先进,走在了这个区域单一窗口执行的一个前列。    


  东盟在贸易便利化和供应链的优化方面单一窗口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首先它可以推动跨境信息的交换,这样的话,我们可以进行无缝的货物流动,同时在货物到达之前,我们就可以进行结算,同时风险管理和合规方面也能做的更加有效。另外还有像其他的,像信息的传递还有检验检疫工作,还有出口的许可证,还有运输的单据文件,另外还有货物的存储,另外还有一些商业文件的交流也都有极大的便利。      


  现在很多东盟成员国都已经加入了单一窗口的潮流当中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很多的试点项目,而且每个项目可能都有自己一些运行模式还有一些硬件,尤其是结构设置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还要在功能上整合国家单一窗口和整个东盟的单一窗口,这样的话,我们能够整合不同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不同的信息分享平台,以及不同参与方他们之间的一些使命。(文章来源: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