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APEC时间”期待亚太合作更务实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10日~11日在越南岘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此次会议并对越南、老挝进行国事访问。
在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世界各经济体经济增长亟待寻求新动力的背景下,这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据悉,此次会议以“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为主题,将主要在四个方面推动合作,包括可持续创新和包容性增长、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数字时代中小微型企业的竞争力与创新、促进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
哪些成果可期待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并不顺利,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论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多哈回合谈判遇阻。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就显得愈发重要。“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次也会参加APEC会议,这是他首次参会。虽然特朗普一上任就宣布美国退出跨太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看重亚太地区,可以说特朗普这次亚洲之行就透露出这一信息。由于美国的参与,此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汇集了全球第一、第二、第三大经济体的领导人,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小全球化”会议,对稳定全球经济、汇聚各方声音、促进地区甚至世界经济健康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白明说。
资料显示,APEC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覆盖全球40%的人口,60%的经济总量、48%的全球外贸总额。
对于会谈成果,中国官方公开表达过三重期待:一是共同维护亚太开放发展的大方向,对外发出积极正面的信号,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二是共同挖掘亚太发展新动力,推进落实亚太互联互通蓝图,促进成员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共同勾画未来合作新愿景。
至于经贸成果方面,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近日说,本次会议一是要全方位推动贸易畅通,批准《APEC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框架》,制定《APEC供应链互联互通行动计划监督框架》,提出APEC辅助产业倡议,全面推进服务业合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2014年APEC北京会议成果,继续推动亚太自贸区发展,推动全球价值链合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深化电子口岸和绿色供应链合作;三是要发出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信号。
白明认为,APEC会议更关键的作用是通过共同发声来凝聚共识,调整步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APEC成员间合作不断加深,推动务实合作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坐而论道”是行不通的,更关键的是要将“说”与“做”结合,比如在推动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方面推动切实有效的对接。另外,随着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经济技术合作等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根据各成员的实际需求扩大合作框架的内涵和外延也势在必行。
共享“中国能量”
从2014年APEC北京会议推动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到2016年APEC利马会议指出继续构建开放型经济,从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倡导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发展理念,到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出中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音,越来越多的国家听到了中国声音和分享了中国智慧。不难看出,在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正在贡献特殊的能量。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对国际商报记者说,本次APEC会议的重点包括,落实2014年APEC北京会议取得的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等重要成果。与此同时,在TPP搁浅的情况下,区域合面经济伙伴关系会成为各成员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在互联互通网络的建设中,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诸多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讨论与合作也会是各方关注的重要内容。“中国正在展现更强的号召力。在去年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理念,各国反响积极。这次APEC会议中方将提出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框架。电子商务的概念是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模式的替代,实际上是本国的横向替代,更大作用是促进当地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模式是在将蛋糕做大。”白明认为,中国所倡导的这些理念正与共享发展、寻求新动力相契合。
不过白明也指出,目前亚太地区的合作困难仍很明显,如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间的诉求存在巨大差异,这就要求在合作中更要体现公平。如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享发展红利、在保持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寻求不同发展路径成为新课题。(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