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向西开放 - 中亚五国 -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概况

发布时间:2013-06-12

国名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zbekiston Respublikasi 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Узбекистан)

国旗  

乌兹别克斯坦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面自上而下依次由浅蓝、镶两条红边的白、浅绿三色条纹组成。浅蓝色条纹左侧有一弯白色新月和十二颗白色星星(三行,分别按每行3颗、4颗、5颗排列)。
蓝色是突厥人的颜色,也是帖木儿旗帜的颜色:蓝色也象征永恒的天空、纯净的水。白色象征和平、出门平安的祈愿,象征思想与行动的净化斗争。绿色则为自然、新生命的颜色,也是伊斯兰的颜色。红色镶边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连结了美善的思想、永恒的苍穹、地球上的行为。新月象征新的共和国。12颗星象征一年12个月和黄道十二宫,象征自强不息。
乌兹别克斯坦于1924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的国旗与原苏联国旗相似,只是旗面中间有一道蓝色宽条,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条。1991年8月31日通过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独立法,10月11日开始启用上述国旗。1991年11月18日正式确定为国旗。

国徽

乌兹别克斯坦国徽呈圆形,圆面上有一只展翅的吉祥鸟,背景是冉冉升起的太阳和碧绿的原野,圆面上端为一颗八角星,星内绘有一弯新月和一颗五角星,圆周两侧为国旗颜色之饰带捆束的棉桃和麦穗。

独立日

9月1日(1991年),1991年12月8日得到承认。

节日

新年:1月1:2月11日;纳乌鲁斯节(春节):3月21日。

简史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9至11世纪,乌兹别克民族形成。13
乌兹别克斯坦国徽

 乌兹别克斯坦国徽

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中叶,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纪,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国。19世纪60至7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

人口

全国人口约3000万(2012年),出生率:26.45‰(2008年统计),死亡率:7.62‰(2008年统计)。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由1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乌兹别克族占78.8%、俄罗斯族占4.4%、塔吉克族占4.9%、哈萨克族占3.9%、鞑靼族占1.1%、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2%、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其它民族还有乌克兰族、土库曼族和白俄罗斯族等。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俄语为通用语。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其次为东正教。 教育普及度:99.3%(2003年统计)

坐标

北纬41°,东经64°

国界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家,与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接壤。

首都

塔什干(Tashkent) 。
首都塔什干独立广场

 首都塔什干独立广场

位于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它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213.57万(2004年12月)。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7.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