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向西开放 - 中亚五国 -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外交情况

发布时间:2013-06-09

国策

比什凯克市中心广场雕像

 比什凯克市中心广场雕像

独立后始终奉行大国平衡、全方位的务实外交政策。吸引外资、寻求外援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是其外交重点。重视发展同中国、俄罗斯、中亚邻国的关系,将发展大国关系视作其外交的优先方向。努力推进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级参与地区经济合作。
中吉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有着约1100公里的共同边界。吉尔吉斯斯坦是古丝绸之路穿越的地方,它的楚河畔的托克马克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诞生地。

吉中关系

今天吉尔吉斯大部分从西汉一直到西晋都是中国版图,唐朝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元朝时为蒙古族察合台汗国地,清朝时再次纳入中国版图,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中国新疆,西部原属中国清朝藩属国浩罕汗国。1864年10月7日,俄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界条约,强行割让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领土,至此,吉尔吉斯全部领土被沙皇俄罗斯吞并。1876年被沙俄吞并;中、东部原为中国领土,19世纪下半叶被沙俄强占。1991年12月2
习近平会晤吉尔吉斯斯坦外长

 习近平会晤吉尔吉斯斯坦外长

7日,中国承认吉尔吉斯斯坦独立。1992年1月5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吉尔吉斯斯坦面积不足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吉两国的边界线却长达1100公里。自1992年1月5日建交以来,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划为7个州,但从人文、习俗、传统上又可分为南北。北方是伊塞克湖、塔拉斯、纳伦和楚河4州,南方是奥什、贾拉拉巴德和巴特肯3州。其山地约占国土93%,高山峻岭阻隔南北,比什凯克和奥什有一条战略公路连接。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只有两个关口,一个是吐尔尕特(Tulogart),另一个是斯木哈纳(Ilkestam)。
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

在伊塞克湖的南侧,有一个小镇叫Tamga,可以在此住宿。天山山脉北麓的伊塞克湖,Issyk是唐玄奘取经西行途经之地。在中国古书称为热海或大清池。它跨吉尔吉斯与哈萨克间,汇集天山山脉流下的雪水,天山倒影是伊塞克湖的著名景观。在平静的湖泊上可见到将新疆与吉尔吉斯相隔的壮丽天山。从吉尔吉斯这侧的伊塞克湖向天山望去,可见湖光山色、美景如画。伊塞克湖是世界上第二大之高山湖,面积达6,230平方公里,
伊塞克湖附近有古老的岩画。在伊塞克博物馆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代黄金首饰和珠宝制品,了解伊塞克湖岩层的历史变化。
从伊塞克湖前往距离首都比什凯克约60公里之托克马克古代突厥遗址,观看千年古塔-布兰那塔。此地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出生地(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1982年,一块在当地出土的汉文碑铭,证实阿克别希姆(Ak-Beshim)遗址就是碎叶城,也就是玄奘到过的“素叶水城”。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从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在圣彼得堡举行第二次会晤,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宪章对上海合作组织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运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对外交往等原则作了明确阐述,标志着该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得以真正建立。
中国政府从吉南部骚乱地区已安全撤离1300名公民
中国派往吉尔吉斯斯坦的第5架撤侨包机,已于今晨7时17分抵达乌鲁木齐机场,机上人员185人。至此,5架撤侨包机共接回754人。另悉,搭载了115人的第6架包机,已于8时35分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机场飞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
中国政府派出的第9架包机搭载最后一批滞留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奥什地区的中国公民2010年6月16日晚9时40分从奥什机场飞往中国乌鲁木齐。至此,中国政府撤侨工作阶段性任务已完成,共从吉南部骚乱地区安全撤离1300名公民。中国政府撤侨工作组组长、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主任何平对新华社记者说,自10日奥什地区发生骚乱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吉中国公民的安全,从14日起连续派出包机赴奥什撤侨,目前在奥什机场已无等待撤离的中国公民。
据负责协助中国公民回国的南航驻奥什办事处经理付永前介绍,南航接到撤侨任务后,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共用8架包机从奥什运送1209人回国,用1架包机将91名中国公民从奥什撤离到吉首都比什凯克。
记者从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获悉,驻吉使馆已派遣以外交官刘永强为组长的另一个撤侨组奔赴贾拉拉巴德和巴特肯地区,接回滞留在那里的华侨和中国留学生。目前整个撤侨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吉美关系

美国在冷战期间就企图进入中亚,美国就以“反恐”的名义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部署军队。美国谋求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 ,在吉尔吉斯斯坦爆发的大规模骚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但有西方媒体普遍认为,吉尔吉斯斯坦骚乱背后实际上隐藏着美俄这对“老冤家”的新较量。 尽管冷战对峙的年代已然过去,但出于各自的战略利益考虑,美俄两国对吉尔吉斯斯坦这个中亚内陆国家的争夺却从未停止过。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军队以打击庇护恐怖分子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名义,租用了吉首都比什凯克最大机场――玛纳斯机场,后来又将其扩建为功能齐全的军事基地。
事到如今,8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早已被推翻,但美军却丝毫不想撤走。由于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2008年年3月,经多方斡旋,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存在得到恢复。乌兹别克斯坦已同意美国使用邻近阿富汗边界的铁尔梅兹前沿基地。美国为了扩建军事基地向吉尔吉斯斯坦索要机场附近几百公顷土地。从2010年2月份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再到这次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美国高层近来频频访问中亚国家。另外,中亚对伊朗未来形势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将来有一天美国在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话,中亚地区国家的立场和态度对美军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中亚国家给予支持和合作,那就等于美军可以从四个方面对伊朗形成合围的态势。所以,在当前背景下和从未来长远战略考虑,美国将军访问这个地区确有深刻含义的和长远的战略考虑。”《费尔干纳》新闻社称,6月19-22日负责中亚和南亚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访问吉尔吉斯斯坦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吉方商讨扩大美军在比什凯克玛纳斯机场的可能性。铁尔梅兹前沿基地、比什凯克甘西空军基地、阿富汗坎大哈基地、巴格拉姆基地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基地……美军在中亚地区悄悄地完成了基地网的构建。而通过基地网络的稳定,美国谋求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的企图昭然若揭。美国为什么对中亚军事存在永久化如此重视呢?放的上台面的原因,是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拉登的基地组织、阿富汗的塔利班都是堂皇的理由。放不上台面的原因,是中亚地区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在基本把握中东地区之后,觊觎中亚的石油资源,是美国全球控制战略的选择。除此之外,一个更见不得人的原因是,在牵制俄罗斯、威慑伊朗的同时,直接威胁中国西部地区。美国在乌兹别克斯坦铁尔梅兹的空军基地,离中国西部边境只有600公里左右的路程。一旦美军战机将来可以从这里起飞,只需半个小时左右,就可飞抵中国西部边境附近空域;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玛纳斯国际机场基地,离中国边境飞行时间是几十分钟;而在阿富汗的基地,距中国西部边界的飞行时间都大体在1个小时左右。如此密度的基地布局、如此短的距离,显而易见的对中国西部安全构成挑战。从2009年2月3日,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总统宣布立即关闭玛纳斯空军基地——美国留在中亚的一个军事基地。2月19日,议会以压倒性多数(78:1)通过了政府提交的关于废除美军租用玛纳斯空军基地协议基地的议案。然而,经过吉尔吉斯、俄罗斯、美国外交官的多次幕后协商之后,吉尔吉斯斯坦收回了关闭基地的决定。6月25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批准了在美玛纳斯空军基地基础上建立转运中心的协议。新的合同允许美国人继续使用该基地,然而租费从每年1740万美元涨到6000万美元。该基地将不再叫做“玛纳斯空军基地”,而更名为“物资转运中心”,只能转运非军事物资。玛纳斯空军基地的性质由之前的美军功能全面的军事基地,转变为只能向阿富汗运输非致命性设备的运输中转中心。

吉俄关系

吉尔吉斯斯坦从1992年以来,与俄签署了75个条约、协议和协定。这些文件既包括经济、人文内容,也包括军事内容,它们既解决了各国独立以来彼此关系中产生的一些新的问题,也将双边关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