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投资促进 - 开发区

兰州将从9个方面整体推进改革 争取国家在新区设立自贸区

发布时间:2014-01-03

  据兰州晨报报道 (首席记者 崔亚明)2013年12月30日,兰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兰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根据规划,兰州市委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改革总体设计,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统筹推进社会领域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整体推进兰州市改革。


  经济体制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非禁即入”


  经济体制方面,兰州市将改革的重点瞄准了国有企业、非公经济、“三区”融合发展机制、投融资机制和土地管理制度。其中,将探索国资投资运营平台建设,组建兰州旅游、建材、粮油、装备制造、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实体公司,培育燃气、城市水务、城乡公交、生物医药、工业发展、能源投资、保安服务行业龙头企业。


  非公经济地位将被突出提升,统一政策门槛,坚持“非禁即入”,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并通过争取国家项目、国债资金、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试点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交通银行、兰州银行等金融机构扶持微型企业融资银保合作。


  金融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


  在投融资领域,将加快组建运营兰州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兰州新区金融集中区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村镇银行建设步伐,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工作,鼓励民营、外资发起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产业基金、融资性担保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


  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同时,缩小征地范围,促进城乡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融合发展方面,将强化“三区”在引进和服务项目落地方面的自主权和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各县区探索建立健全各类开发区、园区开发建设体制机制。


  约束公权建立“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机制


  兰州市将建立“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机制。“负面清单”主要针对企业投资者,要把需要管制的清单列出来,把不需要管制的放开去。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省会城市。


  探索建立各级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制度,建立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开展行政权力廉政风险评估管理。厘清权力边界,让权力公开透明,消除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灰色地带”,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或以权谋私等现象,确保权力得到有效监督。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健全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四位一体”的举报平台,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干部队伍的监督。加大对领导干部违规用权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城市管理解决多头执法现象


  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今后,兰州市将坚持规划在市、监管在区,落实区级政府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管责任。城市近郊四区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三维数字”管理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等基层聘用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增长保障机制。


  同时,将整合城市管理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问题,科学划分不同执法环节应当承担的责任,严格实行城市管理责任制和长效机制。


  贸易体系争取国家在兰州新区设立自贸区


  为不断提高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兰州市将依托国家级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把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历史机遇,依托兰州新区促进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交流合作,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推进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争取国家在兰州新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


  同时,发挥兰州核心节点城市的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加大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争取国家将“兰洽会”升格为“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洽谈会”。


  户籍改革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保体系


  兰州市将加强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选择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将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文化产业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


  兰州市将推进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制定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修订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引导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向文化产业,推动青城古镇、什川梨园、天斧沙宫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兰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教育改革规范办学行为不设重点校与重点班


  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设重点校与重点班。实施职业教育“出城入园”,加快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推进初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生态文明建黄河中上游国家级生态修复工程试验区


  在生态文明方面,兰州将加快兰州新区生态屏障建设,加快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步伐,着力谋划和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批复建设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国家工程兰州试验区。


  同时,将加快地方性污染治理法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健全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探索建立环境权益交易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