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兰州新区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246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涉及永登县的4个乡镇(中川镇、秦川镇、上川镇、树屏镇),皋兰县的2个乡镇(西岔镇和水阜乡),73个行政村。目前已对中川镇、秦川镇及西岔镇进行托管。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发展”。 2010年8月3日,中共兰州市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上提出建设兰州新区。2010年8月4日,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筹委会正式成立。2010年1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兰州新区建设的指导意见》。2010年12月,甘肃省委第76次常委会会议决定设立兰州新区党工委、兰州新区管委会。2011年2月16日,省委正式宣布兰州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批复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将兰州新区列为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西部五个城市新区之一。8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兰州新区,兰州新区成为全国第五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新区。
兰州新区空间开阔、地势平坦,具有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有力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区域内交通比较便捷,既有兰州中川机场,也有国道312线、国道109线、省道201线以及连霍高速、京藏高速等多条公路交通干线和高度公路与之相连,还有即将开工建设的兰新铁路三四线、兰州至新区城际铁路、兰州市区至新区的快速通道,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二是土地资源丰富。区域内和周边地区有大量未利用土地和海拔较低的荒山丘陵,为未来发展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土地资源。三是水资源比较充足。引大入秦工程设计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目前还有2亿立方尚未利用,根据发展需要还可增加2亿立方米调水量,完全能够满足新区建设用水需求。四是发展潜力巨大。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已初步形成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吉利汽车等一批产业项目,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潜力。
战略定位:根据国务院批复精神,兰州新区的战略定位:一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三是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四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发展目标:到2015年,城市框架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交通及城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具备较强的集聚效应和要素资源的吸纳能力,产业集聚发展,初步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齐全、产业集聚、服务配套、人居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区。
发展布局:兰州新区在空间上分为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生态林业建设示范区和核心发展区。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生态保护与林业建设示范区,主要利用荒山丘陵、依托现有湿地和引大入秦工程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构筑新区北部生态屏障。核心发展区,主要集聚产业和人口,重点布局发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建设集行政、商住、教育、文化和其他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