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举措

浙江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8-10-17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正成为扩大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5年来,我们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使命,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决策部署,将中央目标与浙江特色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度、连接度和影响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面拓展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

 

  5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主动谋划,工作由点及面、逐步积累、滚动发展,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拓展了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

 

  一是服务设施联通,连接通道不断拓展。在海上,宁波舟山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联结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航线总数增至249条,“一带一路”航线增至93条。在陆上,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亚欧大陆互通互联重要桥梁和“一带一路”建设早期成果的“义新欧”中欧班列,2014年以来已先后开通至中亚、西班牙等9条线路,

 

  实现每周“四去二返”的双向常态化运行。截至今年7月底,“义新欧”中欧班列累计往返运行460列、运送标箱38972个,累计带动出口额约20亿美元。此外,我们积极布局建设境外服务站点,“一带一路”捷克站物流园正式开仓运营。在网上,跨境电商成为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重要方式,目前已获批杭州、宁波、义乌3个国家级试点,杭州“两平台、六体系”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宁波跨境电商进口量跃居全国首位。e-WTP建设加快推进,目前已与马来西亚、泰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合作机制。

 

  二是推进贸易畅通,经贸往来不断扩大。平台方面,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为核心的油品全产业链建设加快推进,在全国率先突破保税燃料油混兑调和政策,6项改革经验入围国务院第四批复制推广经验。贸易方面,充分发挥浙江省体制机制优势,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取得了一批体制创新、模式创新成果。组织8000余家企业参加沿线国家展会150多场,引导企业加强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5年来,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4000亿美元。

 

  三是深化投资合作,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方面,浙江省在沿线地区设立了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国家级园区4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成为企业境外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5年来,园区累计吸引企业455家,投资金额约32亿美元。其中,浙江企业72家,投资额约11亿美元,年带动出口额约14亿美元。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积极发挥浙江省水泥、纺织服装等产业优势,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开展互利共赢合作。5年来,浙江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成工程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有效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税收增长,为当地发展注入新动能。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浙江丝路产业投资基金,强化与进出口银行、中信保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每年举办银企专场对接会,加强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支持移动支付等加快海外布局,支付宝已接入40个国家和地区线下商户。

 

  四是推进民心相通,发展合力不断凝聚。5年来,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往来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17年建筑工程服务、国际服务外包增速分别达到24.9%和87.4%。杭州成为国家级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有效带动了全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5年来,我们鼓励企业扩大文化贸易出口,在捷克等国家举办教育展,积极开拓“一带一路”中医药市场,有效促进了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时,组织出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团组80多批次,接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团组240多批次,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资源开发等方面达成了多项合作。

 

  勇当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浙江省的大使命、大机遇,这其中经贸合作是基础。商务部门将继续扛起使命担当,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实施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勇当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绘好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工笔画”,形成更多可视性、标志性成果。

 

  抓好“一区”,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扩权扩区。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将围绕“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聚焦特色、对标先进、引领发展。抓紧向中央争取更多的新赋权,重点争取压缩油品贸易领域负面清单等政策。谋划并争取片区优化,打造省内“一区多片”布局。对标国际,在制度创新上深入探索,推动更多制度创新成果率先在全省复制推广。继续深化自由贸易港研究,全力争创自贸港建设。推进绿色石化基地、波音飞机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高水平办好世界油商大会。

 

  抓好“一网”,先人一步打造新型贸易中心。数字经济是浙江省的“一号工程”,打造新型贸易中心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加强杭州、宁波、义乌3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联动发展,继续推进25个产业集群的跨境电商发展。跟踪服务阿里巴巴,推进e-WTP全球布局,建设杭州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实验区,推动平台秘书处落户杭州。继续推动“丝路电商”建设,加强与非洲等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鼓励阿里巴巴等优势数字经济企业输出标准,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积极探索全球电子商务贸易投资新规则。组织实施“一带一路”贸易畅通计划,通过自办展、建设跨境外贸服务体系等方式,积极开拓多元市场。加快培育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推进服务贸易示范城市和发展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文化、教育、中医药等新兴服务贸易,扩大

  

  “浙江服务服务全球”品牌的影响力。

 

  抓好“一站”,精心打造“一带一路”节点网络。以“一带一路”捷克站为基础,不断完善境外系列站布局,精心打造“一带一路”境外综合枢纽。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按照分步实施、稳中求进的原则,建设一批涵盖物流、商贸、加工制造、综合服务等功能模块的开放综合体。推动“义新欧”班列在业务模式、班列平衡、线路优化等方面下功夫,组建“义新欧”物流联盟,打造全省统一的中欧班列品牌,力争成为中国运营效益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班列。积极引导省属国企、民企组建产业基金,参与境外系列站等平台开发建设。拓展对外经济联系网络,稳步推进驻外商务代表处建设,加强与各驻华机构、代表处、商协会的交流合作。

 

  抓好“一园”,聚精会神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提升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质量,稳步推进经贸合作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推动“丝路明珠”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制造业项目,服务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深化与中东欧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强与新疆等西部省(区)合作,建设好浙江出口产业合作园等平台。推进联盟拓市,加强优势产能、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带动技术、装备、服务和标准走出去。大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鼓励企业到境外收购专利技术、设立研发机构、建设营销网络和生产物流基地,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注意保护环境,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形象大使。加强境外风险防范,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保护企业境外合法权益。

 

  抓好“一会”,积极发挥会展平台经贸促进作用。全力以赴参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扎实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组织好现场对接活动,确保浙江省成交额走在全国前列。积极扩大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支持杭州、宁波、温州、舟山、义乌等地,发挥各自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进口商品展销平台,打造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和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积极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升级为国家级国际性展会,力争涉及中东欧的国家层面机制性活动永久落户宁波。同时,积极办好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浦江水晶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把展会作为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发展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平台。(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37140,8893111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