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带一路”如何提升区域合作
有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举行在前,11月30日~12月1日将在俄罗斯索契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似乎被抢走了不少风头。事实上,此次上合组织会议的意义和重要性一点不差,因为这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新生力量加入、“一带一路”提出国——中国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后召开的首次总理会,外界都期待能通过此次会议看到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度对接。
扩容带来生机
谈到对本次上合组织总理会的期待,商务部部长助理李成钢在吹风会上表示:“作为主席国,中方将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一道将区域经济合作提升到新水平。”而提到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定是绕不开的主题。可以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给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的对接创造了新的机遇。
“上合组织扩容为其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生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陈玉荣称,印度是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又是金砖国家成员。巴基斯坦则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和重要参与国。印巴的加入改变了上合组织“中俄+中亚”的传统架构,把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空间从中亚扩展到南亚。
李成钢对此也有同感。他明确指出,上合组织扩员后,成员国领土总面积3400多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要平台,而且将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并延伸至南亚和印度洋重要港口,将联动亚欧两大市场,区域经济合作面临新机遇期。
需要注意的是,陈玉荣强调,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倡议两者互为机遇,相互促进。因为依托“一带一路”的丝路基金和亚投行,上合组织的一些大型多边经济合作项目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落地开花。
以巴基斯坦为例,尽管其才刚刚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可是却是最早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历时3年多规划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下六大经济走廊中的领跑者。
巴基斯坦外长乔杜里公开表示,建立高水平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将有利于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巴基斯坦作为中亚国家南下阿拉伯海的最短陆路通道,长期以来一直希望扮演区域枢纽国家的角色,中巴经济走廊的建成使这一“巴国梦”成为现实。按照巴政府规划,未来将有数十个工业园区落户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地区,并以此为基础拓展中巴两国产能合作。
中俄合作待落实
除了区域合作外,中俄这两大在上合组织中举足轻重的经济体间的双边合作也不容忽视。正如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近日就上合组织发展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表示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俄罗斯在强国富民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中俄双方均处于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两国关系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部副主任刘华芹也表示,由于俄罗斯与西方较为紧张的关系,导致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独联体国家,而在诸多西方主导的国际平台上的话语权始终有限。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对外发声自然会“依赖”在中国倡导下形成的几大多边平台,上合组织就是其中之一。
刘华芹说,上合组织扩员后,无论参与国影响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有所增强,这决定各国通过上合组织平台发出去的声音更容易获得国际社会的关注,而此对于因乌克兰危机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长期处于低谷的俄罗斯来说,意义也就比往年显得更为重要,毕竟这是俄罗斯保持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至于中俄经济领域合作,刘华芹表示,近年来,中俄高层的密切往来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多点开花。“有潜力合作的领域都已然被开发了出来,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一个个项目去落实。”
对此,李成钢指出,未来,中俄双方将继续加强在能源、装备制造、农业、航天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要提升合作中的科技创新含量,将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领域作为新的合作增长点。双方将继续努力推动滨海国际运输走廊等项目落地,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