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举措

“一带一路”:互利合作 经贸共荣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7-10-13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发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四年多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在互惠中壮大,各国合作意愿日益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今年5月,中国成功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步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高峰论坛期间,商务部筹办了“推进贸易畅通”平行主题会议,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起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并签署了一批经贸合作文件,涉及投资、基础设施、经济合作区等诸多领域。


  未来,商务部将进一步加快与沿线国家建设自贸区,助力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深化经贸合作,扎实推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各项筹备工作,推动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联动增长。


  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能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同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2014~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今年1~7月,中国与沿线国家及地区贸易额达5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当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蒙古、越南、吉尔吉斯斯坦、沙特、埃及等23个沿线国家最大贸易伙伴。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突破4000列,通达俄罗斯、德国、波兰等11个国家29座城市,承运货物由初期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日用品、粮食等,成为连接亚欧的贸易大通道。


  近年来,商务部积极举办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发挥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广交会、厦洽会等综合性展会的作用;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积极扩大自沿线国家进口,推动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出口,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大力支持企业到沿线国家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坚持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同发展。


  在投资方面,2014~2016年,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049亿美元。今年1~8月,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85.5亿美元,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8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1%;沿线国家在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576家,同比增长36.5%,实际投入外资金额36.2亿美元。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许多沿线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地,合作内容不断丰富,涵盖农林开发、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合作方式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商品和劳务输出为主发展到商品、服务、资本输出“多头并进”。


  为了给对外投资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商务部积极商签政府间投资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国铁路、电力等装备制造业的技术优势,引导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服务联合“走出去”;大力加强与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和农业合作开发,拓宽合作领域,延伸产业链。


  国际合作稳步推进


  重大项目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落地,中老铁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已经开工,中俄、中哈、中缅等油气管道项目的建设或运营都在有序推进。


  为支持这些重大项目落地,商务部综合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等政策,积极协调各种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利用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作用,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此外,随着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陆续建成,“一带一路”建设对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75个,入区企业3412家,上缴东道国税费累计22.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9万个就业岗位。未来,商务部将不断完善合作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支持范围,积极推动与有条件、有意愿的沿线国家共建经贸合作园区。


  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自贸区建设也在扎实推进。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协定、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协定,与马尔代夫完成了自贸协定谈判。接下来,商务部将力争进一步提高自贸水平和标准,打造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