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引领中阿关系再升级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高加索山脉东南部,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西亚—东亚及东欧—中东的“十字路口”,是外高地区丝绸之路沿线不可替代的重要一站,地缘位置十分重要。1991年独立以来,阿塞拜疆在已故总统盖达尔·阿利耶夫领导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经济上,独立之初制定“石油兴国”发展战略,将能源经济作为国家经济支柱和主要发展动力。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能源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迎来黄金发展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独联体平均值,更成为外高地区经济“领头羊”。2003年,现任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接替其父当选总统以来,稳步推进政治经济改革,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就业,扶持弱势群体,有力凝聚人心,为国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和内外环境,并凭借自身政治、经济、人文、地缘、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成为所在地区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之一。
中阿1992年4月2日建交,今年迎来了建交25周年。25年来,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涉及彼此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方一贯尊重阿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阿人民根据本国国情选择发展道路。阿在涉台、涉藏、涉疆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立场。双方在联合国等国际或多边框架内合作紧密。两国长期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政治互信不断深化。1994年、2005年、2015年阿时任总统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访阿。
2015年以来,中阿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之一。2015年12月,阿利耶夫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同习近平主席共同见证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谅解备忘录》等多份合作文件,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2016年5月底至6月初,为落实两国元首所达成的各项共识,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分别访阿,双方就务实合作、安全合作等达成多项共识。短短半年内,中阿双方3次互访,频率之密,规格之高在双边关系史上史无前例,体现出中阿关系的高水平。
经贸合作方面,中阿双边贸易稳步发展。目前,中国为阿第5大贸易伙伴和第3大进口来源国。根据中方统计,2016年中阿双边贸易额7.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截至2016年6月底,中国对阿各类投资存量4.2亿美元。中方累计在阿签署对外承包合同总额22.7亿美元。代表企业包括中石油、华为、重庆力帆等。阿方在华投资项目64个,实际利用阿方投资783万美元。
人文、地方合作方面,目前中方在阿已开设2所孔子学院。在阿中国热、汉语热不断升温。两国互派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上升至50人,其他互往留学生人数持续增加。阿各地方政府对开展对华合作态度积极,并努力改善自身投资环境,挖掘对华合作潜力。
阿当局高度赞赏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并将此视作自身发展的大好机遇和理想平台。为此,阿政府在重点推动的三大非石油经济发展领域均提出与中方合作意愿:一是大力发展跨区域交通干线,完善和充分利用中国—中亚—里海—阿塞拜疆—欧洲的东—西铁路货运干线。同时打造俄—阿—伊三国南北交通走廊,同东—西线路构成“十字”交通枢纽格局;二是扩大农业合作,向中国扩大出口包括蔬菜、水果、红茶、红酒等高品质农副产品,以及扩大双边桑蚕业合作;三是开发旅游市场,通过改善旅游环境、降低入境门槛等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阿旅游。此外,阿方对油气下游产业、产能合作、新能源合作等我优势领域也兴趣浓厚。希望中国企业赴阿投资建设化工、建材生产、风能太阳能开发等经济实体。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为阿塞拜疆等沿线传统能源国经济转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阿各界高度认同,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盛举。随着中阿发展的战略对接,中阿各领域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