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投资设厂、海外并购……对外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投资合作如火如荼。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所长梁桂宁在近期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专家解读媒体见面会上表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合作都为投资合作带来了机遇。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等不断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正在蓄势。“对外投资合作对经贸合作至少有四重带动作用。”梁桂宁表示,随着对外投资合作的开展,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合作;二是带动贸易发展;三是为东道国增加就业和税收,带动东道国经济增长;四是带动技术转移。
梁桂宁表示,从全球看,“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资合作有利于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将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夯实基础。
2016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同比下降2%。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39.8亿美元,新签合同额3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3%。“长期来看,‘一带一路’建设将带动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短期内数据会有波动,今年实现明显增长较难。”梁桂宁表示。
在媒体见面会上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7》显示,在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投资合作形式中,绿地投资、工程承包和海外并购分别占51%、41%和35%。从企业盈利状况来看,盈利可观和基本盈利的分别占13%和43%,基本持平和暂时亏损的分别占18%和26%。
对此,梁桂宁表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居多,因此企业投资以绿地投资和工程承包为主。在543份调查样本中,民营企业占59%,其中中小企业和经营时间在三五年的企业较多,会影响盈利能力,也会造成投资额的波动。
未来如何规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梁桂宁建议,在政府层面:一是要加强投资规划与项目指导;二是要强化法制保障与政策激励;三是要提升风险应对与属地经营;四是要支持智库建设与信息服务;五是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多方合作。在企业层面:一是要提升合作的理念和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体系,管控风险;三是善于挖掘合作机遇;四是强化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五是重视人才。(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