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丝绸之路,再次关注到了古城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历史见证的“活化石”,敦煌如何在“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中抢抓机遇、担当作为。近日,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接受了凤凰网专访,畅述“一带一路”建设的敦煌担当。
詹顺舟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敦煌的机会空间、梦想空间、奋斗空间,在此之中,敦煌身负民心相通的战略平台、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文化自信的战略基点三大担当。这三大担当和定位集于一体,就是要加快推进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在谈到“民心相通的战略平台”时,詹顺舟说,要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此打造促进民心相通的人文交流基地。这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重要思想的战略举措,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历史文化的现代交集和共识,才是民心相通的关键支点。敦煌文博会就是一个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的国家级、国际化平台。
在担当“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使命方面,詹顺舟说,敦煌在历史上就长期处于开放的最前沿,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开放,特别是加快向西开放,这方面我们既有良好的基础条件,还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敦煌即将建成国际空港和口岸,依托这一龙头正在搭建空港物流园、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型经济平台。敦煌即将融入全国高铁网,即将完成三条高速公路,即将开通敦煌至格尔木铁路,敦煌由此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中必然成为承东启西、内外连接的关键支点。
在谈到文化自信与敦煌有什么必然关联时,詹顺舟说,敦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库,也是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博大基因库,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全民族的亲和力、跨时空的创新力。敦煌文化中处处彰显着“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胸襟,“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以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总之,敦煌文化具有唤起全民族文化自觉、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的永恒魅力和强大张力。这就是我们在文化自信上敢于担当的底气。
在谈到敦煌会怎么来当好这个“文化自信的战略基点”时,詹顺舟说,就是要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让敦煌文化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支持敦煌研究院在印度、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先后举办了敦煌艺术展览百余场次。特别是2016年,围绕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举办和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在全世界举办了数十场次的敦煌文化艺术宣传、推介和展览活动,首次“登陆”美国就引发“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我们还“以文会友”,努力扩大国际上的敦煌“朋友圈”,与韩国南海郡、日本镰仓市、日光市等“近邻”友城交流合作日益常态化;瑞典旅游胜地奥摩尔市是我们的友城,去年文博会以来一直主动邀请我们在那儿设立敦煌文化艺术中心;去年5月,在李克强总理与莫迪总理的共同见证下,敦煌市与印度历史名城奥兰加巴德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目前,敦煌与法国尼斯、意大利威尼斯、美国拉斯维加斯等国际知名城市也在开展积极的互动。当然,自信地“走出去”,前提是坚定地“守祖业”。我们始终自觉将“保护第一”的原则置于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和莫高窟、悬泉置、玉门关等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试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数字敦煌”全球共享模式都树立了样板。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基本原则既有“保护第一”,还有“内容为王”,内容建设上,正在依托国家赋予甘肃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平台,以及敦煌获批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积极创建中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大众,推进敦煌文化在保护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在影视、动漫、创意、文化遗产活化等方面都已经有一批大项目落地支撑。
詹顺舟说,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敦煌是伟大丝绸之路上留存历史印记最为清晰、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自然遗产最为独特的第一枢纽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将走在前列、大有可为。
端午节,美丽迷人的敦煌党河风情线上龙舟竞渡,宛若江南。(文章来源:酒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