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重点举措

内蒙古“走出去”力争量变到质变

发布时间:2017-02-15

  国家推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科学部署,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创新作为,指导企业大力开展对外投资、对外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和国际产能合作,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


  据统计,仅2016年,全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意向投资项目88个,项目数量同比增长9个,占全区新设对外投资项目总数的77.19%;中方协议投资额6.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5%,占全区对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总额的27.46%。投资领域遍及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餐饮业、批发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住宿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艺术业、仓储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投资国家涉及俄罗斯、蒙古国、阿联酋、泰国、柬埔寨、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埃及、新加坡等11个。伊利集团、联众集团等一批重大经贸合作项目高效有序推进,中俄森林资源开发、第五期布里亚特规划项目等高质顺利实施,蒙古国扎门乌德自由区内蒙古经贸园区项目高起点全方位谋划培育,2016年自治区“走出去”的成绩可圈可点。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也需要客观审视。自治区“走出去”取得的进步是建立在全区较低的发展水平、较小的经济总量和较弱的对外依存度之上的较高增长。总体来讲,对外投资合作依然量小质低,对外承包工程、外派劳务多年难有突破的问题还很突出。


  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风险和机遇并存。如果危机应对得当,自治区企业“走出去”将更具活力。如果盲目冒进,也会出现失误和损失。要加大“走出去”的步伐,提高“走出去”的质量,特别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对外投资合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区必须在把握大势、大胆开拓、积极推进的基础上,实事求是、总结经验、增强风险意识。


  为此,自治区商务厅于2016年底推动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的指导意见》,其核心在于通过高度重视、高端规划、高效施策、高质落实来推动“走出去”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2017年,自治区商务厅将依托文件精神,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正确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充分发挥我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积极巩固俄蒙传统市场,大力开拓东南亚、欧美、非洲、中亚等投资合作市场;培育和发展农业型园区、资源性园区、制造业园区、商贸园区等四类境外经贸园区,推动有条件的境外经贸园区申报国家级境外经贸园区,争取近年内在俄罗斯、蒙古两地实现突破;加强与国家部委、区直相关部门、各盟市和各大金融机构的工作合力,整合区内资源,加大与央企的合作力度,通过优势企业参与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和产能合作,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争取“走出去”实现质的飞跃,为打造自治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战略格局贡献力量。(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