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5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77.9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4.8%。在24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境外经贸合作区82家,新增投资25.9亿美元,占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新增总投资的87%;上缴东道国税费3亿美元,占比达71.4%。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整体来看,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参与境外投资合作的企业也要注意加强风险防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加强多领域投资合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有所增加。虽然这与上半年我国对外整体投资额实现571.8亿美元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占比很高,表明我国相关工程企业依然看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未来仍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不过也要注意到,虽然上半年在建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很多,但整体投资额度不是很高,未来还需加强相关产业的导入。刘向东说:“如果对外投资合作只是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那么区域经济合作潜力将很难被激活。”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研究所专家王是业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一带一路”区域地理范围广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差异较大,我国与沿线国家或地区开展投资合作的领域和模式可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王是业进一步分析称,从近期的国际贸易局势和我国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合作将有助于加速我国产业升级进程,进一步推动双边贸易增长。
王是业谈道:“中东欧国家是我国商品进入欧洲的重要门户,我国可加强对其海铁联运相关设施、中欧班列配套物流设施的投资,以提高对欧贸易便利化水平。部分中东欧国家在装备制造、重型机械、化工等工业领域具有较强技术实力,但本地市场空间狭小,企业资金紧缺,我国相关行业企业可对当地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开展生产设施、工艺改造和技术合作。”
此外,中东的阿联酋等国是区域贸易中心,商品贸易辐射北非、中东、南亚等地。王是业建议,我国企业可在阿联酋开展港口、商品集散中心等设施的特许经营投资,深入激发我国对区域国家的贸易潜力。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当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在融资难以及资金监管力度加大等压力下,一定要做好风险防范。
刘向东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居多,其国内政局并不是特别稳定,且基础设施建设往往要跨越多个国家,涉及标准、融资及土地征迁等多方面问题。“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推进。”
王是业也强调,“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市场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部分国家交易成本较高,营商环境亟待完善。所以中国企业应对目的国商事法律法规、营商环境、商业惯例和商业文化有充分了解,与合作伙伴签署完善的法律文书,履行正规法律流程,避免陷入纠纷。
另外,中企还要注意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全面判断。王是业表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但交通、电力等配套设施不足,技能型劳动人口紧缺,且本地市场狭小,外部市场需求不足。如果企业忽视这些限制条件而盲目开展大规模投资可能导致项目收益低于预期,甚至无法持续发展。
最后,王是业表示,海外投资要注重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效益。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在关注是否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中国企业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求更加直观地为当地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提高民众对企业的认同,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