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10月20日~21日,首届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暨第八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京举行。
当前跨国投资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阴霾难消,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产能合作已经成为增强跨国投资、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次外洽会正是聚焦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探讨核电、农业、新能源、物流、工业园等领域的商机,采取有效措施增强跨国投资活力,增加跨国产能合作,提振投资合作信心。
中国表现亮眼
外洽会作为中国对外投资领域的重要平台,每年都能吸引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家企业参展参会。本届外洽会除主论坛外,还同期举办了核电、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中欧班列、农业等专题行业论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中俄、中哈、中阿、中拉投资等专题区域论坛,覆盖了服务钢铁、有色金属、通信、航空航天等十二大领域,引导企业向沿线重点国家“走出去”。“技术交流、创新交流、投资交流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所有经济体都在参与吸引投资的大赛,中国在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俄罗斯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十分看好中国引资和对外投资的能力。他说,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万亿美元,现在全世界的GDP的17%来源于中国。
俄罗斯联邦上院议员、俄中友协主席、上合组织原秘书长梅津采夫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是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摒弃以前的固有的思维模式,避免无意义的竞争,进行更加有效的、高质量的地区性和世界性的合作。此外,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的成立已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能力,这是质的转变,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展现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秘鲁驻华大使卡普纳伊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拉美国家都在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这项合作机制来促进服务业和投资。
卡普纳伊特别强调,中国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中国为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50亿美元的投资,直接推动拉美地区2013年的GDP出现显著增长。现在,中国与拉美间的合作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有产能合作,在这一基础上,未来还将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中俄合作值得期待
此次外洽会中,俄罗斯派出了由20多个联邦主体、近100多家企业组成的强大代表团参展。俄罗斯希望与中国开展新的合作,在包括金融、交通、石化、汽车制造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
特鲁特涅夫坦言,希望通过深度参与来加强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与中国战略的对接。“俄罗斯远东占俄罗斯领土的30%多,也是离中国最近的地区。自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俄罗斯远东开发宣布为国家重点战略以来,俄罗斯借鉴世界经验,通过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包括向投资者提供税收优惠、简化行政手续、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特鲁特涅夫说,现在远东已经建立了13个经济区,还落地了一系列的自由港项目和大型水泥厂、炼油厂等重大投资项目。俄罗斯在远东已经建立了370多家企业,吸引投资额超过1万亿卢布(约合160.84亿美元),中国投资是俄罗斯远东投资的最大来源。
特鲁特涅夫表示,俄中两国互补性很强,俄罗斯也有能力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俄罗斯远东有木材、天然气、石油等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发展物流合作可以极大地改变全世界物流格局。俄罗斯也在积极寻求发展远东物流的合作机会。
本次投洽会举办期间,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产业海外发展报告。多家中国企业与俄罗斯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包括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中俄农业高科技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协议等。此外,招商局资本控股(国际)有限公司与招商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了“白欧产业投资基金”。(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