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丝路经济战略

中阿博览会力促“五通”目标实现

发布时间:2014-09-16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构想一周年之际,9月10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获悉,下一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将于2015年9月中旬在宁夏银川举行。“宁夏具有回族穆斯林文化优势以及与阿拉伯世界先行交往优势,”宁夏自治区发改委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办公室副主任郝留虎介绍,“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中阿务实合作为重点,确立了宁夏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定位: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目标,以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为重点,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支撑,促进中阿全方位交流合作,构建中阿合作桥头堡,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


  郝留虎表示,围绕这一定位,自治区研究提出了“123”重点任务。分别是构筑中阿博览会战略平台,打造中阿空中丝绸之路和中阿网上丝绸之路两条纽带,建设中阿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区、中阿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和中阿金融合作示范区三个关键载体。


  文化优势成就丝路支点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今年6月又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将阿拉伯国家定位为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中阿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宁夏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其先天的穆斯林文化优势无可比拟。战略支点必须以实力来支撑,其中既要有经济总量和规模的硬支撑,又要有文化影响力的软支撑。“坚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这方面我们宁夏有其独特的优势、资源和平台。”宁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卫忠表示,“通过多年举办中阿博览会,在全国向西开放过程中先行一步,在促进中阿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合作的同时,已成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重要平台。我们充分借助中阿博览会这个平台,发挥特色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扩大合作交流,积极推介宁夏文化精品。”


  宁夏要依托西夏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内涵,启动编制丝绸之路宁夏文化带规划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长廊专项规划,突出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从现有优势项目、产品和服务做起,大力开发清真食品、民间剪纸、民族刺绣、民族服饰等具有宁夏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拓展文化交流的内容形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卫忠在谈到创新培育文化强产业时表示。


  区位优势打造空中丝路


  宁夏在发展对阿贸易合作时,除了先天的人文优势之外,空中通道优势也是十分值得称赞的。银川作为雅布赖航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银川机场已开通至迪拜、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国际航班。据了解,西部地区的西向航空出口货物,经过银川前往中东、欧洲和非洲,比绕道北京、上海、广州节省20%的运输成本;黄河中游地区的货物,经由银川出发可节约15%的运输成本;西部地区的商务旅客,从银川直飞迪拜,比绕道北京可节约9个小时。


  宁夏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处长蒋莉莉介绍说,宁夏致力于打造“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投资发展环境,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28项,取消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14项。宁夏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实现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便捷通关;启动了关检合作“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与马来西亚和沙特等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清真食品标准互认合作协议;银川市获批成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进口肉类指定口岸。


  中阿博览会客观上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平台,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得到了包括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在内的丝路经济带主要国家的广泛认同,蒋莉莉进一步强调。


  宁夏博览局副局长张利伟强调,中阿博览会作为承担国家区域公共外交战略的六个国家级展会之一,天然承载了中阿合作的战略平台作用,为此,宁夏博览局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民间协办”的办会机制,把中阿博览会有机融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部署中去。


  张利伟介绍,2015中阿博览会将把建设中阿空中丝绸之路、网上丝绸之路两条纽带和中阿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区、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金融合作示范区三个关键载体作为目标重点。(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