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宗旨,建立政府和民间互访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丝路旅游共同体。
日前,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在甘肃张掖开幕。中外19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代表共同发表宣言,表示将合作发展丝绸之路旅游业,建设丝绸之路旅游共同体。作为中国梦的延伸,新丝路被认为是中国向西开放的一条金色纽带,各方对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经贸往来寄予厚望。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丝路旅游共同体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贸易,从而弥补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短板。同时,旅游共同体的溢出效益不可小觑,将在更广范围内促成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水到渠成
据了解,这19个城市分别来自白俄罗斯、乌克兰、巴林、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尼泊尔、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包括中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市。旅游节期间召开的论坛发布了《重振丝路联合发展——丝绸之路城市旅游合作宣言》(简称《宣言》)。宣言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将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宗旨,建立政府和民间互访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旅游合作;大力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联手举办旅游节会和主题宣传;建立丝路经济带旅游共同体。
建立丝路经济带旅游共同体意义深远。吉尔吉斯斯坦驻华商务参赞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合作往来。“新丝路”动议将在更加深广的领域促成双方合作。但如何推广“新丝路”的概念,让它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我认为最为关键的,还是加强文化往来与民间合作。互相了解与互相信任,才是发展贸易合作、推广‘新丝路’的前提条件。因此,发展旅游业是重要的抓手。”他说。
对此,沙特阿拉伯驻华大使馆研究员艾森林表示认同。他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们十分期待借道‘新丝路’进一步促成与中国乃至更多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开展经贸合作。”
“问题是很多中国人对阿拉伯国家了解甚微,成立旅游共同体,既是双方国家老百姓的一种内在诉求,也将进一步助推双方经贸往来。”
正如《宣言》指出的那样,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独特,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发展丝路旅游、重振丝路辉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
服贸获新机
甘肃省商务厅信息中心主任王时告诉国际商报记者:“的确,若想进一步增进了解,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先导。它将进一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望弥补我们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短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沿线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旅游节开幕式上表示,需要用新的合作模式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框架下共建“丝绸之路旅游带”。
邵琪伟表示,中国愿意与丝路沿线国家加强政府间合作,实施联合开发战略,加快旅游互联互通,分段建立不同的工作和营销平台,争取出台更加便利的出入境政策和边境旅游政策;愿意与沿线国家联合开发跨境跨地区旅游产品,共享市场发展机遇。
王时补充指出,每年,甘肃都会同中亚国家开展甘肃文化周活动。旅游共同体的成立,将进一步促成文化输出,带动就业。西部地区以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者居多,服务业基础差,根基薄,发展与丝路沿线国家的旅游业,有望帮助中国西部城市实现转型升级。
据了解,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在旅游合作方面将有一系列动作。今年6月下旬,在甘肃兰州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市长论坛将邀请旅游行业代表参加;今年9月,陕西西安将举行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文章来源: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