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去年年底被列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今年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杜伊斯堡时,与中德经济代表团一起欢迎被欧洲媒体称为“当代丝绸之路”的“渝新欧”列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再次引发高度关注。
虽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出台时间尚未有明确时间表,但发改委也曾对外表态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地方调研,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
促进中外合作加快区域整合
分析人士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实质上是为我国确定一个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决策层视野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空间走向上分为欧亚大陆桥、输油管道和出境高速公路三条线。
去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的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再次谈到“丝绸之路”表示:“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我们有责任把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同样是去年9月27日据国家发改委官网的“区域要报”,丝绸之路沿线欧亚9国城市代表签署《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各个城市之间在商贸、旅游、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要深化合作,以实现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愿望。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的区域大合作,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出发点并不是单纯的国内政策,而是为了促进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开放合作的总体战略布局。“丝绸之路”在空间上形成了串联中外的轴线,成为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互惠互利、交流合作的纽带。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刁春和向记者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促进国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目前中国已与部分中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成立专门的基础设施网络咨询委员会,探索交通网络设施互联合作。
当然,新丝绸之路沿线的各个国家合作并非没有困难,但分析人士表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意义重大,有困难是正常事情,但不是没有办法。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的,欧亚各国共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五个方面先做起来;因为只有切实做到这“五通”,陆上通道的种种不利条件才有望被克服。
针对困难,中国方面已经行动,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规划了涉及到欧亚大陆桥以及新丝绸之路的多条铁路。其中库尔勒至格尔铁路,将军庙(乌鲁木齐附近)至哈密、哈密至额济纳(内蒙古),两条线路往东,均可以到达东部沿海地区。而银川到西安的快速铁路项目建议书已经批复,以后从银川到西安,乃至郑州,均有客运专线。
分析人士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将让从中国东部往西到达欧洲的陆地路径提供多条路径,既可以走北线经过哈密、将军庙的线路,也可以走陇海线、兰新线,也可以走库尔勒到格尔木的线路。
助推我国西部地区更快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拉开了沿海、内陆、沿边“三位一体”开放格局序幕。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谋划建立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梯度发展。分析人士指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国内西部地区来说,是重大利好,将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地区都推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向西开放战略将是未来几年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大亮点,并为西部各省释放巨大的改革开放红利。有参与西部大开发规划制定的学者向记者透露,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呼之欲出。
国家发改委也在2013年底开始了密集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座谈会”。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和建设将加快。值得一提是今年1月,由国家发改委和外交部共同主持召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它成为陆上通道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通道,这意味着内陆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会上升,全球经济格局将随之改变,开创内陆和沿海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据了解,我国正在研究和规划“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线路,一种可能是陇海兰新线通过中亚地区到达欧洲,新疆将会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另一种可能是从云南通过缅甸到达印度洋,那么云南将会成为第三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未来怎么规划还在研究之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了集中发展的思路,关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学者表示,这将会引进产业、聚集人口,使西部地区更快发展。
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还将以乌鲁木齐、伊宁和兰州等商贸物流中心及边境口岸为节点,构建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及中东欧国家的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推进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是利用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依托新丝绸之路和第二亚欧大陆桥,建设连接俄罗斯、中亚及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能源、资源陆上国际大通道和国际能源资源产业合作基地,打造第二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及国际能源大通道。
分析人士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在国家层面展开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响应进行布局,一些省区已经启动针对本区域内的经济带规划编制工作。(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