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丝路经济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扩容

发布时间:2014-01-07

  12月28日,徐圩港区实现开港试通航。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打造国际化出海通道的主要功能载体,徐圩港区的开港,标志着连云港市“一体两翼”组合大港格局真正从“蓝图”变为现实,也将成为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开放的重要通道。


  日前举行的“连云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暨徐圩港区开港试通航新闻发布会”传出了上述消息。


  连云港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比较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为连云港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连云港作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理区位优势。


  连云港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便捷的出海通道作用,不断创新合作机制,促进政策共享,投资209亿元兴建示范区先导区徐圩新区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一区七园”发展格局,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开发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共建。


  目前,连云港市正加快“一体两翼”组合大港布局,建成辐射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综合枢纽大港、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集聚区。


  连云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曹永林,市委常委、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吴以桥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连云港将重点做好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与中亚西亚国家合作,争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缔结一批新的友好城市,争取中亚国家在连云港设立办事处和商务机构。二是强化与东亚经济板块互动。积极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导区建设,争取成为中韩陆海联运试点口岸,开通连云港至日本、韩国国际旅游直航。三是推进沿线城市合作,参照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争取建设中哈连云港国际合作中心。四是强化出海通道建设。大力推进3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力争2016年建成通航,推进连云港新机场建设,完善口岸“大通关”体系。五是提高中心城市承载功能,打造丝绸之路商务核心区。


  据悉,连云港市总的发展目标是:经过3~5年,建成中哈货物中转分拨基地和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贸易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开放创新、海陆运输便捷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


  徐圩港区瞄准中亚大市场


  作为连云港“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重要组成板块,徐圩港区自然岸线长16.8公里,规划建成双堤环抱式港湾,形成码头岸线29.8公里,规划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116个大中型码头泊位,建成以原油、液体化工、散杂货、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要功能的产业驱动型综合大港。


  目前,徐圩港区已大规模启动实施港区重点工程28项,总投资183.9亿元,力争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到202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届时将真正确立连云港在江苏沿海开发中的龙头地位。


  作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徐圩新区专门出台《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服务中亚国家商贸物流合作项目建议》,徐圩新区将和中亚中国合作共建商贸集聚区,集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占地面积约300亩,主要为中亚国家政府办事机构、企业、社会团体提供专项定制式服务。其中,经中亚国家政府机构(含驻华使领馆)推荐,入住“中亚国家产品展览展示馆”对依托徐圩港口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有关企业和单位,10年内免收租金。


  徐圩新区和中亚国家还将合作建设专用物流场站,项目规划于徐圩新区现代港口物流园,规划面积约10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铁路专办站及专用线、集装箱堆场、件杂货堆场、标准仓库、冷链仓库等,可满足中亚国家出口农产品、化肥、有色金属制品等货种的仓储、配载、转运需求。(文章来源:商报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