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企业国际化经营促进

互补,助推中拉经贸升级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3-12-06

  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虽然相距甚远,但由于经济互补性强,双方合作意愿强烈,中拉经贸合作水平近年来稳步提升。2012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到历史性的261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进拉美,中拉经贸合作从贸易主导转向贸易和投资并重


  在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上,中拉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为中拉合作提供了契机


  第七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11月26日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举行,会议主题为“变革中前行:拓展中拉新型伙伴关系”。中国贸促会组织大规模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参会。同时,哥斯达黎加和拉美各国政府和工商界、泛美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及中拉主流媒体等也齐聚圣何塞,围绕中拉双方共同关心的热点展开讨论,商谈合作。


  中国和拉美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双方的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高。2012年,中拉双边贸易额达到历史性的2612亿美元。中国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是巴西和智利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拉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首先是产品结构互补。从今年前9个月双方进出口总额的最新数据来看,中国自拉美进口948.2亿美元,对拉美出口995.8亿美元,进出口基本平衡。除传统的大量原材料出口之外,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差异化明显,为拉美提供了扩大出口的难得机遇。拉美富于地域特色的咖啡、红酒、牛肉、美食等高端产品、飞机等高附加值商品以及旅游、金融等高端服务已逐渐为中国市场接受。扩大这些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将改善中拉贸易结构,促进拉美国家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目前,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已经降至9.8%,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将为拉美企业拓展中国市场带来更多商机。


  其次是产业结构互补。中国制造业水平较高,而拉美农业、服务业则颇具特色。中拉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中拉企业也都迫切需要改善研发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双方完全可以通过联合研发、取长补短来实现共同发展。从参加历届中拉企业家高峰会的中国企业行业的情况来看,除传统的能矿资源开发和农贸合作之外,涉足汽车、基建甚至通信、电子产品等高新尖端技术领域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另外,随着中拉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中拉合作还深入到一些新领域,如可再生能源和电网建设等。近年来,中国企业参与中拉经贸合作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个性化。以前中国企业在拉美的业务以贸易、投资设厂和承包工程为主,现在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股权投资等多样化合作方式。


  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为中拉合作提供了契机。目前欧元区和美国这两个拉美传统出口目的地状况欠佳,影响到拉美的未来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拉美加强合作,有利于双方降低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增强各自经济发展的韧性,也为中拉各国逐步改善人民福利、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拉美拥有5.9亿人口和5.16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中国民营企业一直是开拓拉美市场的重要力量


  拉美拥有5.9亿人口和5.16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是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市场之一。拉美经济前景看好,已成为全球投资热点之一。拉美资源富集、市场庞大、政局稳定、贸易多元,是全球经济重心向新型市场国家转移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未来5年,预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而拉美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优势和机遇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民营企业一直是开拓拉美市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通信、IT等高新技术和有比较优势的纺织、家电等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更是主导。目前,以华为、中兴、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在拉美已站稳了脚跟;联想集团也于去年9月收购了巴西本土消费电子制造商CCE,为中国民营企业通过并购进入拉美市场提供了成功范例。同时,更多民营企业正走进拉美。仅以巴西为例,从2007年至2012年的5年间,有44家中国企业在巴投资或计划投资60余个项目,总金额接近900亿美元,其中有13个项目来自民营企业。


  许多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这是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而改善基础设施是促进就业、减贫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中国企业也愿意帮助拉美建设电信、道路、轨道交通、发电厂、机场以及电信设备等基础设施项目,为拉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阿根廷外交、国际贸易和宗教事务部长齐默尔曼最近再次专程访问中国,欢迎中国企业参与阿根廷正在进行的水电、交通、灌溉、港口、通信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巴西前运输部长帕索斯也于日前表示热切期待中国企业参与巴西政府制定的建设全国铁路干线网的计划。


  中国驻哥斯达黎加大使宋彦斌日前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哥斯达黎加是近年来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中美洲国家,迄今为止两国建交已6年多,虽然时间不长,但双边关系发展迅速。目前,中国是哥斯达黎加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高层互访频繁,建交后已经实现了两任国家领导人互访。哥斯达黎加今年11月改进了对中国公民来哥的签证政策,为两国贸易和人员往来提供了便利。哥斯达黎加已经成为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第三个拉美国家。


  中国企业在进入拉美市场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商业环境,尊重当地法律,努力创出自己的品牌


  中拉相距遥远,语言、文化和商务习惯差异显著,法律体制、劳工政策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拉美市场充满兴趣,却缺乏了解。宋彦斌大使提醒,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进入拉美市场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市场,认识这里的商业环境,尊重当地法律,努力创出自己的品牌。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要进入拉美市场,需要做好下面这几门“功课”:


  一是更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对当地市场进行全面研究,知悉其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接纳程度;最大限度地适应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商业文化,规避风险。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注意发挥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公关公司等外国专业服务提供商的作用,这些熟悉当地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专业人士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带来不少帮助。


  二是着眼长远发展,注意发挥本地员工的作用。现在,不少中国企业不再只是简单强调本地员工的高福利、高工资及成本控制,而是逐渐认识到本地员工在市场开拓、维护客户关系方面的特长及语言、文化等优势,增加雇佣本地员工;尤其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雇佣本地中高层管理人员,不仅有利于缓解劳资摩擦,改善与当地社区的关系,还能在公司内部培育多元文化氛围,使公司更容易融入本地市场。


  三是重视电子商务的作用。据统计,过去5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不到10%,但同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强劲。2012年,跨境电商交易额达两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了25%。此外,国内的中小制造企业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向海外直销,其利润可以由原先大宗采购的5%—10%提高到30%—40%。在当前外贸形势下,推动跨境外贸电子商务,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能够帮助我国中小企业降低贸易成本,解决结汇退税等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直通拉美,更加便利地融入全球供应和价值链中。(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