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迎发展新机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了政策红利,问题是中小企业准备好了吗?”11月30日,亚洲中小企业发展论坛201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曹鹏飞在会上如此表示。
与会专家指出,从趋势上来看,明确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基础地位、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以及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等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利好。中小企业应当抓住这一机遇,敢于作为。
中小企业舞台更广阔
“一改过去羞羞答答的表态,现在做了个彻底的交待。”曹鹏飞表示,《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所有制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给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民营资本释放更多政策红利。《决定》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从产权保护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提出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这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曹鹏飞表示,这些规定从制度上解决了民营资本的身份、待遇问题,中小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与国有企业同台竞争。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决定》强调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提出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曹鹏飞表示,中小企业面临的经济运行制度环境和要素质量、指标体系等将越来越健全,可以更加专注于企业发展,而非通过投机或跑关系来做业务。国家在经济上将提供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待遇,“民营资本发展插上了理想的翅膀,可以在原来国有的平台跳舞,舞台将更广阔”。
抓住机会需转变思维
“各国政府正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小企业对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同时也认识到公共政策在这个领域的潜在作用。”原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刘向东在演讲中表示,《决定》提出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这为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提出了一项重要任务,也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释放了政策红利,问题是中小企业准备好了吗?”曹鹏飞在互动中发问,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需要先实现中小企业的升级版;而打造中小企业的升级版,关键是打造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家将精力放在科技、商业模式等现状的完善方面。“以往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将会发生改变,企业家需要转变思维,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数据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已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占比达到85%,开发新产品比重达到75%,发明专利占比达到6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0%,税收的贡献率为50%。然而,欧美市场不景气,订单下滑,加上国内综合成本上升,挤压着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品牌推广、营销渠道突破难。面对现状,当前的中小企业该如何在这些方面突围?“中小企业加快了电子商务的运用步伐,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突围的有效途径。”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表示,电子商务拓宽了销售渠道、进行网络品牌打造,同时也带动了融资、物流、管理等经营配套服务的升级。(文章来源: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