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企业国际化经营促进

银行护航企业“走出去”需技高一筹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3-08-13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国内实体经济“走出去”步伐呈现加快之势,形式更趋多元化,分布区域更加广泛,从而对银行业金融服务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企业挑战大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指出,企业海外投资有四个主要动机:获取市场、获取自然资源、获取技术和品牌、降低成本。他认为,获取自然资源和获取技术及品牌过去是、今后将继续是企业“走出去”的两大主要动机;获取市场与降低成本近年来也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两个重要动机,今后将日益重要。同时,在国际市场学习锻炼及在海外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的需要,也将推动企业“走出去”。


  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的韩蓓则表示,企业“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主要有规避贸易壁垒、培育国际品牌、获取自然资源、分享先进技术四类动因。


  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投资失利率高企。国际知名金融数据


  Dealogic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和2010年,中国企业跨境收购的失败率均为全球最高,分别达到12%和11%。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公司2010年海外收购的失败率仅分别为2%和1%。


  廖群称,今后中国企业大举“走出去”将更具挑战性。“外部的挑战首先来自于形形色色的投资保护主义,其次来自于全球投资市场风险的不断上升。”廖群表示,例如,欧洲债务危机意味着日益上升的国家主权违约风险;发达国家推行空前进取与具无限性质的量化宽松意味着潜在的汇率与通胀风险;一些国家工会力量的日益强大意味着卷土重来的劳资斗争风险;世界经济的整体弱势与不平衡意味着不断增长的企业倒闭风险。这些风险对投资者都是不可忽视的,每一个风险都有可能导致投资失败甚至血本无归。


  廖群另外指出,挑战还来自于内部,即“走出去”的企业自身的弱点与缺陷,包括海外企业管理经验的缺乏、对国际投资环境评估的不足、国际型人才的缺位等。


  “外部的挑战不可控制,只能面对。但只要克服内部的困难,就能够战胜外部的挑战。”廖群表示,企业首先应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应建立强而有力的创新机制;应学会处理海外投资争端;为弥补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面的缺陷,企业应建立全球投资环境评估机制;针对国际化人才的缺位,企业应加速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企业还应根据新形势向投资链上方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银行机遇多


  韩蓓表示,企业“走出去”和银行国际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过程。商业银行应适应企业“走出去”的大趋势,紧跟客户“走出去”的步伐,为其提供国际化、综合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首先应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前期咨询服务。


  “企业‘走出去’意味着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需要进行大量背景调查。商业银行可借助自身的全球化经营网络和海外代理行关系,强化海内外分支机构的联动服务,为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势、政策走向、市场变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顾问咨询服务。”韩蓓表示。


  建设银行研究部的杨君等人指出,目前,中资跨国公司在境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由银行协助构建现金管理账户体系,实现全球账户管理、收付款、流动性管理以及相关信息、投资、融资等功能。由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仍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此市场需求庞大。


  杨君等人还表示,传统国际结算产品和融资产品,如出口信贷、保理、福费廷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要更多结算、融资和避险相结合的金融产品。韩蓓称,商业银行应优化离岸金融业务,整合境外资金管理、汇率风险规避、内保外贷、项目贷款、境外资产抵押贷款等业务品种,为企业设计恰当的结算方法、汇款路线和融资方式,从而为其后续日常经营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杨君等人也认为,境外投资、并购等“走出去”的重要方式要求银行业能较好解决跨境间的融资难、评估难、担保难等问题,为“走出去”实体提供包括内保外贷、并购贷款、过桥贷款、国际银团贷款、海外上市、境外发债,甚至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多形式投融资金融服务。


  韩蓓指出,商业银行还可发挥海内外机构的联动优势,围绕企业并购融资需求,建立跨境、跨部门、跨行业的业务团队或工作小组,广泛调动资源,为企业设计最优化的融资方式,提供组合产品方案和综合服务。


  在杨君等人看来,“走出去”的企业极其需要银行提供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产品和信息,为其在海外生产经营带来安全保障,如需要海外投资保险,有效保障企业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政治风险;需要汇率等风险管理对冲产品,解决企业持有不同货币和收付期限错配的风险,锁定企业成本;需要跨境增值服务,如对其交易对手进行征信调查,推荐或代理选择律师、会计师等相关中介机构。


  韩蓓还建议商业银行加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走出去’方面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积蓄了较多优质客户和海外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商业银行可与之合作,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的模式,通过银团贷款、合作贷款等产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但韩蓓提醒,打铁先要自身硬,银行要想分享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机遇,首先要强化自身在风险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储备、海外市场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走在“走出去”的客户前面。(文章来源:上海金融新闻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