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版”单轨列车走向世界
据国际商报讯 中国北车集团近日透露,该公司旗下长客股份公司已与ORTUS集团公司签署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单轨地铁车辆合作意向协议,装备雅加达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协议的签署意味着“重庆版”单轨列车将首次走出国门。中国北车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单轨地铁列车是由中国北车独创,并在重庆山城运行。它的造价只有一般地铁造价的2/3。
单轨列车的车辆跨座在高架混凝土轨道梁上的一根轨道上运行,与普通的钢轨双轨列车不同,具有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环保性能好的优点,适合山地城市使用。一般单轨车的走行轮采用特制的橡胶车轮,以减少振动的噪音,两侧还装有导向轮和稳定轮,控制列车转弯,保证列车运行稳定可靠。这种高速、舒适的交通工具有占地少、造价低、噪声小、无废气污染等优点。高架独轨不需要很大空间,可以适应复杂地形的要求,适宜在狭窄街道的上空穿行,可减少拆迁,降低造价。高架独轨结构简单,易于建造,建设工期短,因此,它的工程建筑费用也比其他轨道建设要低。(莫方华)
首家泰资银行即将进驻重庆
本报讯记者近日从重庆银监局获悉,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获得中国银监会筹建批复,即将成为首家进驻重庆的泰资银行。
据了解,盘谷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的母行——泰国盘谷银行大众有限公司是泰国最大的商业银行、泰国唯一一家区域性商业银行,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地区性银行之一,已有26个国际分行网点,分布在全球13个重要经济区域。即将入驻的盘谷银行重庆分行将进一步把盘谷银行的业务延伸到中国广袤的西部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多样、更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对中泰经济贸易扩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重庆分行作为盘谷银行首家在西部布局的分行,将会给重庆金融市场注入全新活力,为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再添助力。截至目前,重庆市已有12家外资银行分行开业。(李娟)
中东欧会议举行重大项目签约
本报讯7月3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计25个项目,涉及物流、金融、旅游、汽车、商贸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的外资来源地为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利亚、波黑、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7个国家11个州市、机构及企业。其中,重庆—中东欧研究中心和中国—匈牙利—两江创新创业中心两个项目在签约前进行了揭牌。
此次签约项目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罗马尼亚签署国别规划协议;重庆市分别与波黑萨拉热窝市、斯洛文尼亚签署友好合作协议;重庆市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市、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罗马尼亚伊尔福夫市、罗马尼亚皮特什蒂市,甘肃省兰州市与保加利亚佩尔尼克市、普列文市之间签署经贸合作谅解备忘录。
根据所签协议内容,签约方将重点发展基础设施、化学医药、高新技术、绿色经济、投资贸易、金融合作、交通网络、观光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签约方还将建立合作交流长效机制,安排专门部门负责日常联络,以助推后期的互访和项目推进工作。(马灵)
重庆将打造10家千亿元级企业
本报讯重庆市经信委主任沐华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重庆市将打造10家千亿元级企业。
目前,全球经济依然没有恢复,工业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出现了产能过剩、行业亏损和竞争力下降等困难。
从产结构看,重庆部分区域以传统产业为主,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从企业结构看,重庆市某些产业缺乏集中度高的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从产品结构看,重庆市一些支柱产业缺乏零部件新产品,消费品行业缺乏挖掘市场需求、注重客户体验的新产品;此外,技术结构、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
沐华平表示,基于上述原因,重庆市在践行“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的过程中,确定了选择增量的标准:一是面向全球市场、订单多的产品;二是符合内陆地区发展要求、附加值高、对物流不敏感的产品;三是能提高消费品工业比重、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四是更新换代快、有创新活力的产品;五是软件发挥关键性作用的“两化融合”产品。
据悉,围绕“增量调结构”的目标,重庆市除了打造10个千亿级企业集团,还将建立“无中生有、从小到大、滚动发展、大浪淘沙、生生不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机制,让重庆市中小科技企业的总数达到1万家,实现企业工程师以上职称占从业人员20%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超过30%的目标。
此外,重庆市还将打造100个战略性新产品,其中包括具有国际控制力(产量25%以上)的产品3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20个,国家级重点新产品70个~80个。
“人才结构的改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而技术结构的改善,除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外,还需要对存量进行技术改造,落后技术则通过兼并重组来进行淘汰。”沐华平说。(吴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