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国际化:到法国建经贸合作区
“目前法国项目审批已完成,正在规划阶段,已启动招商。” 6月 19日,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首创, 02868.HK)董事长刘晓光在办公室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专访时说。
这家拥有国企背景的香港上市公司一直情迷地产国际化,其全面国际化通路由资本国际化开端。从 2003年登陆香港资本市场至今,也是首创“国际化”第 10年。
在刘晓光看来,此次探路法国,不光是打通了首创地产国际化的另一个环节———市场国际化,同时扮演了中法经济合作推进器的角色。
为什么选择法国?
“最开始是想做房地产,后来重新定位为中法经济合作推进器。”刘晓光说,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接触、谈判,到最终落实。
2012年 9月 11日,首创与法国地方政府签订土地协议,确定将建设中法经济贸易合作区,并享受法国和欧盟特许优惠政策。
中法夏斗湖经贸合作区(下称“经贸合作区”)位于法国中部,坐落于法国中央大区安德尔省境内的夏斗湖市的 CBD区域。距巴黎 220公里,火车约 2小时,距欧洲各主要城市的飞行时间均在 1至 2小时之间。
从行政级别来说,法国的中央大区相当于中国的省,安德尔省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行政区域,比如河北省邢台地区。夏斗湖是安德尔的省会城市,人口约7万人左右。
据介绍,该项目的功能定位为文化生活综合服务区(中法培训交流基地)、企业总部办公以及中法产业联盟,将承接法国中央大区在航空科技、教育科研、物流仓储、制药、香水加工制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同时发挥地块交通优势,重点打造仓储物流产业,除此,还可以文化、科研交流突出项目特色,引入教育产业,与其它经贸合作区形成差异化竞争,并与国际接轨,发展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及创意文化产业。
首创首个国际化开发项目选择法国,很重要的一点是金融以及政策支持。
据该项目负责人对外透露,整个项目的缘起,来自于由国家开发银行,驻法国的同事和国开金融公司一起考察,“他们先去看过的,觉得这个项目好,推荐给首创,最终他们也会给这个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除了国家本身“走出去”战略支持,对于合作区,法国政府也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合作区内享有优惠的税费减免政策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 5年全免,第六年减 2/3,第七年减1/3;房地产税 5年全免;营运税5年全免;社会分摊金因月毛工资的不同可享有 5年的减免。
同时,合作区内享有优惠的各项补贴政策。如企业雇用员工满一年,可取得政府给予的每人每年 1000欧元的补贴;对高科技企业或科研机构,中央政府给予科研经费支出 50%的补贴。
国内地价的 1/ 20
中法夏斗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 1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惟一一个设立在发达国家的合作区。合作区占地面积共 800公顷(12000亩)。包括法国原 517军军营(300公顷)和 ZAC产业园区(500公顷)两大片区。
在经贸合作区,有一个重要的计划是建“中企孵化基地”,这将是合作区唯一的高端商住一体物业,占地 20公顷,共 86栋,单体面积 300~500平方米,项目设计由法国著名设计公司精心打造,结合中法两国的建筑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居住理想。购买者拥有项目的永久所有权,中企孵化基地有望成为合作区商务人士生活和交流的高端场所。
在孵化基地附近将建成以奥特莱斯为主的大型购物商圈,规划面积 60公顷,集中法国和世界高端品牌,旨在满足入驻企业的生活日常消费需求。
“还将引进大学的合作。”刘晓光说,合作区结合中法两国的名校力量,在原有 517军军营的基础上,将建成中法合作大学城,包括专业院校和培训院校,“既为合作区所在的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又可促进中法两国的大学的合作与提高,满足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
另外,在经贸区还将建成占地 50公顷的物流产业园,将建设多种大型厂房,为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将在周边已有的物流设施基础上,延长原有的铁路并将其直接连接到物流产业园。去最近的海运港口只需两三个小时便可到达。公路将修建延伸到园区内部,使园区可以直接连接到法国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在空运方面,园区与临近的夏斗湖机场有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也能给园区提供最快捷的服务。
“现在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中。”刘晓光透露。
经贸合作区的土地按照占地面积计算,工业用地的协议出让价格为 20欧元 /平方米;商业用地的协议出让面积:30欧元 /平方米;市政配套费为 2欧元 /平方米。
首创公司介绍,中法夏斗湖经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夏斗湖城乡共同体公司就所有或部分地块(300~500亩)签订购地协议,缴纳土地款的 10 %,可锁定土地资源(位置和面积等);已锁定地块可以任意分割成小地块,交齐小地块剩余 90%土地款,即可获得土地证。
这相当于以不到国内相似位置二十分之一的地价款获得经济贸合作区建设经营权。
产业链国际化需求
“去法国(拓展业务)有利于加强公司市场国际化。”刘晓光说,建立国际化市场和国际化理念都是属于公司目前需要加强的环节,走出去正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还可以分担风险。
在刘晓光看来,地产国际化是一种趋势,而要做到地产国际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首先是理念、机制国际化,其次是合作伙伴国际化,第三是资金来源国际化,第四是市场国际化。
2003年,当大部分地产公司目光还停留在项目之时,首创置业即提出要做国际化的“地产综合营运商”。
在香港完成上市后,首创置业继续通过与普华永道、汇丰、 JP摩根等知名投资银行和审计事务所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之中。其次,在项目投资与发展上,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 GIC、美国 AG基金开展成功的合作,为首创置业在亚洲市场融资通路奠定基础。
对首创来说,地产的国际化内涵应该是全面的国际化,而不是仅仅几个环节的国际化,从上游融资到中游的企业管理,再到下游的产品设计、制造,都要国际化,“对等跨国公司,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进行国际资本合资开发,引入国际顾问服务,联手全产业链国际盟友,创建国际协作的稳健平台和体系……”
“走出去的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能力,考虑未来效益和成长性,包括政治稳定等客观环境。”刘晓光说,首创未来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依然会考虑去发达国家。(文章来源:中国房地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