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预警服务护航企业出海
涉外贸易、到海外投资如今已成为企业或个人拓展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不熟悉海外知识产权规则,许多企业和个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闯入“雷区”,遭遇到国外的知识产权侵权调查,甚至在国际展会上产品被要求撤展、人员遭扣押等事件也时有发生。
国际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案例不断增加,如何才能打破僵局?苏州市的应对之策便是探索性地开发建立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为企业国际参展、国际贸易以及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帮助。据悉,采取这一做法的在全国地级市中还是第一家。
就苏州当地情况而言,苏州企业在参加国内外展会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专利纠纷,特别是轻工消费品类、医药及医疗保健类、工业机械类、五金工具类等苏州具有优势的行业类别上。这些纠纷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扰。其实,苏州面临的问题在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维权领域具有普遍性,社会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公共部门主动服务范围与内容受限,多数企业无力承担高昂的维权费用等都大大制约了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空间。
据悉,我国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四种方式,一是以培训、咨询为主要形式的智力援助;二是以国内举报投诉案件协调办理为主的法律援助;三是以法律法规、检索分析为主的信息服务;四是以行业预警分析为主的“导航”服务。就预警分析具体而言,主要是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帮助企业进行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收集与跟踪相关的数据信息,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布局分析、侵权风险分析、技术状况分析等服务,提出应对潜在风险的策略和建议,并针对可能或已经对产品或技术出口、行业安全、国际声誉构成风险的海外知识产权问题,向企业提供信息支持、法律咨询等综合服务。
2016年9月,由苏州市知识产权局负责开发运营,向全市企业提供海外预警服务的苏州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据苏州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介绍,该平台旨在通过提供知识产权海外预警服务,让企业可以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有个预判,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借助这一平台,苏州企业和个人在参加国际展会、实施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到海外投资发展时,可得到免费的知识产权预警援助,了解海外知识产权制度,规避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进而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更好地依靠知识产权“走出去”。
据具体负责平台建设的中国(苏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申请帮助的单位或个人可登录这一平台,注册账号后,按提示提交申请。符合条件的申请材料将由平台转交经过筛选的优质专业服务机构,委托完成预警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再反馈给申请者,一般受理3个月内即可完成整个流程。此外,预警平台还开通了配套微信公众服务号,提供移动端信息提醒、申请进度查看等功能。管理员通过账号绑定,可通过微信自动提醒,实时了解平台申请情况,便于及时审核预警申请。
平台上线一年多来,大大降低预警服务的门槛,引导多家企业体验海外知识产权预警的内容,了解知识产权海外预警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苏州企业赴海外参展前平台即可对参展展品主动提示风险,检索排查相关专利,规避可能的专利纠纷,让更多原创产品进入到国外的市场。苏州市有关部门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了解到平台的功能和服务,预警平台服务“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将日益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