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企业国际化经营促进

为跨国能源企业平稳“走出去”支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8-07-03

  中国跨国公司如何进一步深入参与“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的李秀娥与从博云在近期发布的《中国跨国公司发展报告(2017)》中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相关建议。

 

  政府引导理性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一是减少政策红利,引导企业理性投资。政府应该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尽量减少因政策红利带来的市场扭曲。引导一大批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的企业“走出去”,而不是盲目追求出海数量却不管“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质量。此外,政府应积极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实现多元化和清洁化经营管理。引导企业增加电网和天然气管道建设,避免企业因遭遇能源转型(石油被替代)而造成极大损失。

 

  二是加强政策沟通,提高政策预警效率。政府应该发挥自身平台作用,积极对接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做好政策沟通,努力降低政治风险发生概率。此外,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常驻“沿线国家”的使领馆和经商参处的信息搜集与发布功能,引导“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公司形成自治组织,充分发挥企业联盟的作用,引导企业计提相应风险准备金。引导商业保险机构设置有针对性的“政治风险”保险,从源头上转嫁企业所面临的政治风险。

 

  三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应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降低因投资周期过长造成的经营风险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融资风险。此外应引导企业在“一带一路”能源管网建设过程中做到“共商、共建、共享”,引导企业积极地与国际上其他投资主体和沿线国家的合作,促进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并积极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状况开展一定程度的多样化经营,以降低经营风险。

 

  企业提高风险防范形成投资联盟

 

  一是引入清洁能源网络,加大清洁能源网络投资比重。企业应提前降低在传统原油运输管道中的投入,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所需要的电网和天然气管道的投资比重,顺应发展趋势,着手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在“一带一路”沿线能源管网建设过程中引入更多的清洁能源网络,在提高“一带一路”沿线能源网络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应对能源转型的能力。

 

  二是做好前期安全筛查,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参与“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的公司在投资前应充分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做好投资前的筛查工作,避免投资政治风险较高的地区或国家。此外在发生或可能会发生政治风险时应积极与驻该地的商会和中国政府派驻机构联系,掌握当地政治局势。充分规避风险,在条件允许时可以通过各种金融产品(保险)或者出售风险资产来规避相应的政治风险,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积极与第三方投资机构合作,加强内部监管。“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涉及多边主体、多方利益,中国跨国公司要本着“共商、共建、共享”三原则,妥善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方优势,使之服务于“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协调利益的最优方式便是形成利益共同体和投资联盟,进而分担投资风险,分享投资收益。此外,参与“一带一路”能源网络建设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在实现本地化经营的同时提高自身内部监管效率,避免因内部监管问题而使企业承受巨大的经营风险。(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37140,8893111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