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企业国际化经营促进

中国企业力求重塑全球经贸关系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8-06-01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充满机遇和挑战,而“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浪潮已进入新的阶段,也为重塑全球经贸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日前由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上,中国企业家们围绕如何抢抓“一带一路”机遇重塑全球经贸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

 

  转变发展模式融入全球经济

 

  “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需要通过审视自身发展角度,转变发展模式,融入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志平表示,首先要将“中国是世界工厂”的观点调整成“世界是中国的工厂”。此前,世界的工厂在中国,从中国生产出的商品向全世界出售,导致贸易不平衡。现在,我们把投资、工厂放到美国、欧洲,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在保护客户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其次,中国企业要正视全球化的含义。原来我们向海外提供成套装备的时候比较注重国产化。现在要主张全球采购,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采购欧洲、美国等竞争者质量好的产品,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也可为贸易平衡作出贡献。所以,全球化是要以优质的产品为先,在保证出口的同时,通过采购海外优质产品来实现贸易平衡。再次,要把握“一带一路”机遇。中国的经验、技术、装备特别适合于“一带一路”建设,因为沿线国要发展,首先要城市化,搞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的确是中国企业未来的市场,且是一个长期市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做一些长期的打算。有些国家在欢迎中国企业投资的同时,也希望中国企业带动当地企业,与当地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要竞争,而是要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我们与英国、法国、美国一些企业都有合作,一同开发市场,把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关系,实现共赢。

 

  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旅游文化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钱建农强调,中国企业要做强、做精、做广。要善于借助中国经济成长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帮助中国一些消费领域进行升级。通过更为广阔的投资,避免地缘政治或其他风险因素。中国企业需要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认准走国际化道路的正确方向,通过精准投资,将中国企业优势与海外企业相结合,从而达到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链、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表示,中国品牌已走进世界舞台,国外品牌纷纷寻求与中国品牌合作。未来中国品牌的输出模式要从信息先行、体验先行,转变为海外用户先了解中国文化、生活方式,再对产品进行选择。好的设计加上好的故事,将延续好的产品。

 

  创新引领企业“弯道超车”

 

  “要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就要加大创新和技术投入,形成有自己特色、符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宋志平表示。

 

  香港洪氏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合兴集团控股行政总裁,CCG副主席洪明基表示,很多创新技术都来自香港和大湾区,企业非常高兴看到中央支持香港成为科技创新中心。香港是全世界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人、财、物都可以配套得更好,可以用科技创新中心体现制度的优越性。

 

  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CCG副主席关新坦陈,中国目前是创新大国,但创新模式单一,主要集中在商业领域,而且缺乏技术创新。中国有最大的人才市场,而全世界浪费资源最多的就是技术。所以我们现在投资技术联合创新,把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与中国的人才对接。

 

  互联网界“老兵”张川提出,通过技术和数据驱动改造传统行业,并与金融、商业、产业完美结合,通过“一带一路”输送海外将取得丰厚回报。中国企业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实现“弯道超车”,需要建立规则,兼容全球领先技术,开拓国际视野,做好团队管理,同时也要培养下一代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

 

  一起作业网创始人刘畅也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在推进全球化、数据化、人工智能化的同时,应重视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而适应未来发展。他提出,过去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适应下一个时代的全球化发展,这需要在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方面作出努力。(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37140,8893111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