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企业国际化经营促进

并购2.0时代 中企走“稳”很关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 www.ccpitgs.gov.cn 2016-12-23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飞速推进。然而,近期美联储加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中国多部门加强对跨境并购的监管等事件叠加,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微妙变化。在新形势下,企业开展跨境并购如何更加蹄疾步稳?实力不足的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在跨境并购中分一杯羹?


  跨境并购进入2.0时代


  “今年是跨境并购飞速推进的一年,在各种因素驱动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讲,目前跨境并购的难度是在上升的。”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并购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今年1~10月,中国在全球非金融领域投资总额为1459.6亿美元,同比上涨53.3%。今年前三季度,中企跨境并购额已超去年全年数字,并且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中的最大收购国,中国企业和中国资本正在深刻影响全球产业格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既是跨境并购“火爆”的一年,也是局势瞬息万变、风险不断加大的一年,中企跨境并购正进入2.0时代。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促使中企跨境并购进入新阶段至少有三大因素:一是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并不稳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缓慢,这注定将使跨境并购发展到一定程度遭遇“天花板”。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出现了“反全球化”浪潮,对跨境并购筑起经济和政治“藩篱”。三是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民间投资下滑,跨境并购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这些因素给跨境并购“降温”。


  业内人士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企加快了跨境并购步伐,进入跨境并购1.0时代。在这一时期,受美联储降息、制造业回流等因素影响,中企跨境并购步伐较快,但由于欠缺经验和更加细致的分析调研,跨境并购面临的风险大、失败率高。


  随着跨境并购2.0时代的来临,中企面临的国际形势和行业形势都在发生改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高西庆表示,国内外的审核机制都会更加严格,而且跨境并购高溢价风险加大也将增加中企跨境并购的成本。中企应努力适应跨境并购2.0时代的生态,让跨境并购更加理性。


  近期,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公开表示,在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活动的同时,还将加强对非理性对外投资的监管,并且建议有关企业要审慎决策。


  霍建国表示,当前中企开展跨境并购的矛盾、困难和风险因素正在集聚,国家自然会加强监管,但并没有限制中企开展正常的跨境并购。所以,中企不仅需要抛弃短期的投机行为,改变过去投资中的不良观念,而且需要提升跨境并购的专业度,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加快融入国际,提升中企在全球经济大潮中的竞争能力。


  企业要懂“并购哲学”


  对于已经成功并购海外巨头企业的中企而言,“鲸吞”并不意味着最终的成功。在“走出去”和“走下去”之间,仍有不少疑团待解,进入并购2.0时代需面对更大挑战。“企业开展跨境并购前,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思考并购哲学。”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原首席金融专家王君表示,并购理念决定并购能否成功,以及并购成功后能否让并购给母公司带来正向推动力,因此需要思考一整套“并购哲学”。比如:为何并购?通过并购能给并购对象、合作伙伴带来什么?并购能给当地乃至世界带来什么?“并购的哲学问题也是价值问题,想去并购的企业应好好思考。”王君说,“如果说仅仅有钱,但带去的是落后价值观、落后治理和管理方式,还不如不去并购。”


  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也表示,在风险加大的当下,企业开展跨境并购首先应当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明确自身定位,思考清楚到底需要提升产品品牌、技术还是补齐其他短板。


  加华伟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向前认为,从美国跨国公司等成长历程看,跨境并购应当和企业升级、产业深化相融合。从本质上看,并购是在全球范围内优化核心产业布局,实现核心行业从自由分散式竞争到垄断获利的转变,从而使资本获得长期稳定的高收益。


  业内人士认为,并购是企业发现短板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优势资源补足短板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务实精神的战略举动。


  对于已经开展跨境并购的企业,霍建国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注意合规,合规内容包括财务制度、审批制度、环保、劳工以及社会责任等。尤其是对于形同“暗礁”的明文暗规,已开展并购的企业应当将规避明文暗规风险的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要将企业文化宣传常态化,加深当地对企业的了解,树立友好的形象。当企业在当地受到误解时,平时的宣传将可以为企业“背书”。


  在王君看来,已开展跨境并购的企业遇到较大问题源于文化理念的差异。在美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格,惩罚力度较大。比如罚款达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一不小心容易导致企业“死亡”,风险之大可想而知。“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差异会和目标并购企业产生不少剧烈的冲突,解决这一问题,应深入了解当地理念并建立细致入微的制度体系,并购前思考大问题,并购后思考细微问题,这样才有成功的可能。”王君建议道。


  “产业+资本”打造跨境并购新模式


  时隔一年,美联储于近期再次启动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至0.5%~0.75%。分析人士预计,明年美联储还将加息3~4次。美元升值似乎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定局,这是否会“打击”中企跨境并购的热情?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从理论上说,美元升值会增加中企跨境并购的成本,但与当前的形势和收益相比,这并不能成为阻碍中企跨境并购的主要因素。一项针对中企的最新调查显示,86%的中企负责人表示所在企业很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寻求海外并购。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表示,虽然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各种不确定风险和挑战增多,但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企业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交易活跃,传统产业兼并整合、产业升级的诉求明显。更何况,当前跨境并购增速虽快,但基数较低,跨境并购只会在降温之后回归理性的轨道,长期来看仍不乏并购市场良性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不过,融资仍是中企跨境并购的难题。“目前不少轻工企业缺少品牌和营销渠道,想通过跨境并购补足短板,但单个企业实力有限。”一名轻工领域人士表示,近年来,轻工企业利润越来越薄,虽然发现了企业发展短板,但由于缺少资金,制约其跨国布局。


  中国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毓表示,随着跨境并购进入2.0时代,中企应更多借助金融资本的力量,以“产业+资本”抱团出海的模式开展海外并购。民生银行曾于2013年牵头,联合20多家金融机构、并购服务机构发起设立了中国并购合作联盟,企业作为并购主体,服务机构提供行业研究咨询、会计、法律等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跨境并购的核心“朋友圈”,解决中企海外并购的现实难题。


  春华资本集团主席胡祖六表示,并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单个中企出海,除了资金困惑之外,面临的风险非常大。今年以来,该公司和西王食品等多家民营企业联手完成了跨境并购项目,在并购中组建了专门团队,同汇丰银行等合作,开展交易结构设计、尽职调查、融资、未来管理运营、法律、市场调研、谈判等工作。以同样的手法,春华资本还和上海医药等企业蹄疾步稳地完成了跨境并购。(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主办单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甘肃商会
值班电话: 0931-8844886
网站备案号: 陇ICP备18000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