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会展信息

广交会专业智慧双轮驱动 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发布时间:2016-10-17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广交会将主动适应新常态,继续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加快改革创新,按照“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以国内外领先专业展为标杆,加强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建设,拓展展会新功能,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继续保持广交会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和难以替代的作用,将广交会打造成中国外贸发展第一促进平台。


  巩固传统优势培育新优势


  近年来,广交会虽然不再是外贸出口唯一渠道,但调研发现广交会在我国外贸发展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在新常态下依旧发挥着风向标、晴雨表的作用。有关调研结果显示:一是广交会仍是参展企业出口成交的重要渠道,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结识客户达成的成交额仍占其全年出口额的比例接近五成。二是广交会上的现场成交已成功转型过渡为更成熟理性的会后成交,会后成交额占参展企业通过广交会结识客户总成交额的近七成。三是广交会的展览效果得到了参展企业和采购商的普遍认可,仍是国际出口贸易平台的首选品台。


  新时期以来,广交会不仅巩固发展了原有优势,还拓展了新功能,确立了新优势,广交会从现场成交功能向结识客户、展示洽谈、行业交流、信息发布、产品推介等综合功能转变,发展成为国际标杆领先展会。这与广交会多年来不断创新求变有关,如:遵循国际展览业发展规律,研究制定广交会中长期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广交会的专业化水平,加快展品升级和专业化集中布展,调整培育现有展区和新展区,打造部分国际领先的展中展;建立优胜劣汰的企业参展机制,同时加大自主品牌培育和推广力度,支持有实力的境内外企业参展;不断提升广交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未来广交会将坚持展业、智慧双轮驱动,促进外贸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更好服务全国外贸发展,促进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为我国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贡献力量。


  践行专业化发展打造国际标杆展会


  广交会近年来一直在践行专业化办展,实现综合展模式下的专业化转型,希望通过做专实现做优做强。广交会正在进一步优化展览内容,丰富展览功能。紧随市场变化优化展区布局,广交会拓展展览题材上下游产业链,发挥题材间的协同效应。按照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要求,积极顺应展览业发展趋势,合理安排展期,扶优汰劣,优化展览结构,提高参展企业和产品的水平和质量;丰富广交会功能,做好会议、论坛、评奖等活动。


  在市场化探索方面,广交会顺应国家简政放权、事业单位改革等工作要求,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融入市场化因素,完善组展体制,优化工作模式,合理职责分工,提高组展效率,使广交会的运作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显著;使展区规划更能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使展位安排到真正有需求和自身使用展位的企业手中。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广交会不断提高参展企业国际化水平,以打造成世界一流展览为目标,积极吸引境外企业参展,提高境外企业的参展比例,特别是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参展,吸引与我国有互补、稀缺关系的产品参展,丰富广交会的展品种类和来源。


  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设智慧数字展会


  为了确定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新优势,广交会近年广泛调研,深入研究有关展会、外贸和互联网融合的新情况,决定从2015年开始实施“广交会+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智慧广交会。构建智慧广交会,紧紧围绕广交会的创新与发展,从分解广交会的各项核心业务板块入手,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和掌握用户行为为导向。构建智慧广交会,是以“网站+移动客户端+呼叫中心”为载体,丰富和拓展展会的组织方法和展示手段,利用新技术实现展会信息推送和精准营销。智慧广交会的具体行动计划,是通过一体化运营方式,推出智慧服务、智慧商旅、信用认证、企业推广等新业务模式为核心的全渠道服务,同时夯实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数据攫取客商行为,初步预判未来外贸发展趋势,助力提升实体广交会创新力和竞争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现代贸易展览新形态。以招商工作为例,广交会近年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模式,以大数据应用为抓手,做好会前展中展后的完整招商服务链条,构建采购商与会优质生态圈。大胆通过“互联网+”积极创新,驱动招商升级,不断提升采购商与会体验和成交效率,推动广交会在促进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