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贸易促进 - 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

智利在华延揽能源和基建投资

发布时间:2014-09-24

  同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贸易相比,中智两国的相互投资显得黯淡。铜价(智利支柱行业)走软前景制约其发展之际,近日,智利在华召开能源和基建项目投资说明会,欲向其全球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吸引赴智投资。


  IMF给智利的最新“体检表”——2014年度《第四条款磋商》中,直言目前智利面临着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几年强劲增长之后,由于铜价下降,智利经济增速显著下降。能源领域投资的下降被智利媒体认为是其经济的十大挑战之一。


  说明会上,智利新任驻华大使贺乔治介绍了智利基建发展的功臣——PPP(公私合营)。他称,1990年前的约十年期间,智利整个基建投资约为2.5亿美元,而专家估计每年就需要15亿美元,“中国可能觉得这些钱都是小数目,但25年前的智利政府确实没有这么多钱”,后来通过引入外资,智利的道路、隧道、机场等有了较好的发展。


  贺乔治表示,希望同中国加强能源、基建方面的合作。据智利央行2012年数据,智利吸引外资最多的部门是矿业,约占一半,其次是服务业,超过30%。同年各国投资中,来自美国的最多,占15%,其次是西班牙,中国的投资较少。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智双边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对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2000多万美元。


  7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拉美期间,在巴西利亚会见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时,后者表示,智利欢迎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智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美地区互联互通。


  但在智利有过经验的中国企业中国南车表示,尽管智利是其认为拉美最规范、最标准的市场,但中国企业进入智利依然面临一些问题。据其一名负责人介绍,包括市场对非中国品牌的认可度高;智利市场准入门槛高;中企赴智利存在文化、语言隔阂;由于地理限制,中企在智利与中国大陆沟通时时效会打折。


  呼吁智利市场进一步开放的同时,该负责人亦建议希望有双方企业“拉郎配”的活动,和当地企业绑定、合作,智利政府应该给与投标者充分的时间完成项目,减少非欧洲企业参与智利市场的不平衡感。


  对于赴智投资,智利律师事务所的沈自新建议,使用智利当地人才,通过智利向其他拉美国家派员,这样减少文化和语言方面的障碍。(文章来源:财新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