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11月10日~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北京举行。这次APEC领导人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个别地区经济仍有下行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亚太国家的合作显得更为重要,这也让本次APEC会议受到更多关注。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聚焦APEC”系列报道,通过采访APEC主要经济体驻华机构代表和经济学家,畅谈多双边经贸合作的意义及对APEC北京会议的期待。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年”的重头戏即将登场。11月10日~11日,北京将迎来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与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将于11月9日~10日举行。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也是茂物目标确立20周年,这让人们对北京系列会议充满期待。国际商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知识合作伙伴(knowledgepartner)普华永道中国公共政策与监管事务主管合伙人吴卫军,分析亚太经合组织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亚太经济合作的意义及北京系列会议的重要性。
亚太经济有喜有忧
作为一名会计师,吴卫军用会计方法分析了亚太经合组织主要经济体当前的经济形势。他认为,美国经济虽然复苏缓慢,但值得期待;日本经济要复苏不太容易;中国经济前景看好,但需要通过深层次改革释放活力;东南亚地区的印尼、马来西亚潜力很大;拉美地区资源丰富,如果政府运作准备效率提高,经济将会发展得更快。
吴卫军指出,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是干净的,现金也充裕,这说明企业是有投资能力的,目前投资欲望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仍处于观望态势,对投资政策信心不足。但美国具备创新文化,同时又是开放经济体,因此其经济恢复能力强。一旦企业恢复信心,看到投资的方向,经济的恢复值得期待。“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为企业指出新的投资方向。”
日本则没那么幸运。在吴卫军看来,日本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不够透明,这说明日本经济制度不透明。尽管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但日元却如发展中国家货币一般,波动很大。日本政府出台的量化宽松政策基本没有效果,导致目前仍然看不到日本经济复苏的势头。“日本要复苏,只能指望世界经济复苏,尤其是中国经济要好。”
谈及目前中国的经济,吴卫军说自己比一些经济学家要稍微乐观一点。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盘活此前刺激措施中被锁住的资金,不能让这些资金绑死在原来设想的项目上,而是要把资金放在现在看来更具潜力和更具效益的新项目上;二是要通过深层次结构调整,通过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以此激发企业活力,并将企业活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多边合作不可取代
与双边合作不同,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作为多边合作平台,对成员方有着不同的意义。
吴卫军表示,参与多边合作能让各成员方的政策制定者视野更为宽阔,而成员方之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内减少障碍,则可以让整个亚太地区从中获益。现在市场要素的整合走出了国界,成为多边合作的焦点。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各主要经济体目前都热衷于签订双边自贸协定,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这样的多边协议谈判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同时,多边合作也是各经济体应对共同挑战的选择。普华永道的研究表明,当前经济与社会有五大趋势:科技革命、经济中心由西方向东方转移、人口结构改变、城镇化和资源短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趋势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都是相当大的挑战,更不要说五大趋势叠加在一起。”吴卫军强调,面对这样的挑战,更需要各个经济体以开放、包容的思维加强合作。这也是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的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意义所在。
吴卫军特别指出,除了经济合作外,人才的交流也非常重要。当前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在教育、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还不够。投资教育、投资人才培养就是投资企业未来的管理者、国家未来的领袖。只有具备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好的发展策略才能被落实。他期待未来亚太各经济体可以在人才和教育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深化合作各方受益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的重点议题。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透露,本次会议中,中方将围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主线,重点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连接、合作,推动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吴卫军认为上述议题的讨论对于深化亚太地区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可以有力支撑企业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创新是发展的重要通道。
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可以拉动投资、促进就业、造福后代的好事。同时,各经济体也可以借此机会,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比如,中国的高铁、大飞机都可以借助互联互通的机遇得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资金,中国提出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吴卫军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在北京实现聚会,就共同关注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寻找更多相互合作的机会,各成员方都会从中受益,而中国则可以借助东道主的机会,展示开放的姿态,表达期待合作的愿望。(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