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贸易促进 - 跨境贸易人民币法律

中新联手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4-10-20

  10月20日,中国银行正式成为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结算银行,同时,中国银行还成为新交所首家人民币期货合约做市商。


  依靠着东盟市场与中国这一独特的地缘优势,新加坡正在中国与中东、北非国家之间搭起一座人民币结算的桥梁。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新加坡也将成为又一个连结亚太与中东、非洲和欧洲的枢纽。


  中新联手不意外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速发展以及中国在东盟、非洲等地区贸易量的增加,今年4月以来,新加坡已力压伦敦成为仅次于香港的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人民币清算业务这一块“大蛋糕”需要更多人分享。


  正如新交所首席执行长麦尼思·博可所说,随着新加坡同中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关系日益密切,使用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货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约占中国内地和香港以外地区人民币贸易融资额的60%。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新加坡3月人民币支付结算金额同比增长375%,占海外人民币支付总额的6.8%。这得益于中国工商银行在2013年4月2日启动的新加坡人民币清算行服务,以及同年5月27日正式为当地参加行提供人民币清算服务,中国企业更是将其作为接触东南亚国家的枢纽。


  如今,新交所人民币清算中心将迎来新的成员——中国银行。


  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所新加坡问题学者宋颍慧指出:“中国银行一直与新加坡开展业务,并且是最早在新加坡开设支行的银行。可以说,他们与新加坡间的合作有着驾轻就熟的优势。”事实上,中国银行已经深耕新加坡的金融市场达78年。


  人民币国际化为新加坡金融业的繁荣发展带来了一次新的机遇,而中国银行则希望能够成功抓住这次机遇。


  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说,2014年二季度,新加坡离岸人民币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3.85%,受访客户中计划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或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结算占比的企业达到61%。此外,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2540亿元,这些数据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此次,中国银行不仅正式成为新交所结算银行,同时也是新交所首家人民币期货合约做市商。


  新加坡财政部和交通部高级政务部长杨莉明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更多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出现,将促进公司、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对人民币的使用,进一步扩大人民币产品和投资者的规模。而新交所人民币期货的推出,将在现有狮城债和中国A50指数期货等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新加坡人民币投资产品的种类。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宋颍慧说:“新加坡在东南亚、甚至东亚、亚洲都是活跃的金融中心。目前,新加坡已经是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无论是从人民币货币储量还是业务量来看,其实力都可见一斑。”此前,新加坡对于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争取了多年,新加坡对中国的发展也抱有极大的信心。


  随着货币互换、清算行的全球布局,全球各大金融中心都在竞相建立人民币交易中心,现在,香港、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卢森堡等已经成功运行着人民币离岸中心,北美各国也在竞相争取建立。


  过去十年,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中的交易量从零升至现在的2.2%,这其中贸易的拉动力是关键因素。新加坡不同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最大优势就是其基于贸易发展起来的人民币业务。事实上,无论离岸市场、债券市场如何发展,其最核心的基础是贸易。


  宋颍慧说,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就会愈加深入和多元化。“新加坡经济体量小,但这也给其带来了优势:在金融服务领域开发新的项目时,拥有较高的灵活度。”


  星展银行研究部资深副总裁黄鲳诚认为,新加坡具有独立的金融主权,又是外汇交易中心、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中心以及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这些都可以补充香港的作用。


  宋颍慧说,目前,在中国和新加坡双边自贸协定的基础上,中国正在积极打造的“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也将为中国和新加坡间的经贸合作打开更多维度。目前,新加坡拥有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储量。


  除了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新加坡还利用其13%左右的人口为穆斯林这一优势,积极打造伊斯兰金融中心,吸引中东资金。“中新间的金融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未来,中国与新加坡在金融服务业间的合作也会越来越深入,尤其是通过上海自贸区以及开设结算试点等方式。”宋颍慧说。(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