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据国际商报讯 记者黄智杰报道2月18日,甘肃省商务厅借9家驻外商务首席代表在国内的时机,召开座谈会,与驻外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们共商新一年的主要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创新的举措。“信息不对称,我们作用发挥上不够到位,为省内项目服务存在着瓶颈。”甘肃外贸协会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首席代表马玉田如是说。
马玉田表示,由于对外机制呈现“孤岛”,沟通通道缺失,有些已掌握的信息渠道没有有效利用,与省内各部门没有形成交往通道,致使有些部门增加了运行成本,别看这不起眼的小小“不对称”,能让省内的对外经贸工作少走弯路、岔路。“别让驻外商务信息再成为‘孤岛’。”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张世恩表示,要充分利用境外多种有效渠道,在甘肃省内积极宣传各驻外商务代表处的工作成效,寻求最佳切入点,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对驻外商务代表处功能作用。
据悉,2014年从第一家驻外商务代表处的设立,已经走过了三年历程。9家办事机构运行采取企业化管理,承担着双重责任,即承担着本企业在驻在国或地区开拓市场,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责任,同时又担负着甘肃商务领域境外窗口,以及帮助省内“走出去”企业搜集市场信息、抓贸易订单落实、寻求投资合作项目、推进项目落实等繁杂的重大义务。
2016年,这些“窗口”在促进甘肃经贸合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商协会及企业合作。第20届兰洽会上经过各代表处的努力,搭建了白俄罗斯、伊朗、吉尔吉斯坦、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尼等展台,强化了兰洽会展会国际化程度,推动窗口向“双向”务实的合作。“拓展合作渠道和合作的关系,注重实效。”驻白俄罗斯的首席代表丁汝俊认为,走出去,不是一件易事,既要大力推进,更要有耐心,长远计划,注重不同国家国情,实事求是的一步一步去做。经过代表处协调工作,从2015年9月省长率甘肃政府代表团出访白俄罗斯,到2016年6月底省委书记率甘肃代表团访问自俄罗斯,前后仅隔9个月。这两个高规格的两个代表团的来访,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对发展与白俄罗斯合作关系的高度重视,也表明驻白俄罗斯代表处这两年多的工作室富有成效和开创意义。目前,正在积极配合支持与白俄罗斯已签订的6个项目推进和实施。
伊朗代表处首席代表杨朝东介绍,2016年,协助甘肃国合技术经贸进出口有限公司组织并发运在兰州举办的兰洽会和丝绸之路商品展的各类商品,带动伊朗与甘肃双向商品进出口。“为甘肃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了甘肃很多企业的首次出口。”李永宁首席代表总结了驻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商务代表处工作,通过两年多的积累与探索,对甘肃向西发展的优势项目、优势企业以及优势资源逐渐寻找到了突破口。他们从细处入手从每一单小生意入手,从每一个潜在外商客户入手,积极推销甘肃,为省内企业迈出国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踏出了第一步。
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加快,在各“窗口”单位的努力下,马来西亚、印尼两个代表处成效明显。去年又有三家清真餐厅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张运营。近年末,通过驻马来西亚商务代表处的牵线搭桥,在吉隆坡已经有甘肃的50余家牛肉面店面,务工人员已达150多人,雇佣当地员工200多人,年营业额已达到l.2亿元。同时,带动马铃薯、莲花菜、生姜等部分农产品实现出口。在印尼代表处帮助清真商品出口700吨明胶、氨基葡萄糖实现出口,同时,有四项经济合作项目有序推进。“发挥好渠道作用,在做好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开展“引进来”。”张世恩希望,大家找准两个市场,把外贸与合作项目融合做深做细,让其真正为省内开放型经济“走出去”助手、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