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据国际商报讯 记者黄智杰通讯员梁琨葛正军报道借助广交会60年庆典,11月1日上午,由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农牧厅、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主办,甘肃省对外贸易协会承办的甘肃特色农产品及中医药产品推介会在广交会展馆会议室举办。会议邀请甘肃省兰州海关、甘肃进出口商品检疫检验局、甘肃省发改委、甘肃省国税局和市州商务部门的负责人、境内外60多家采购商、甘肃省57家企业、新闻界记者共140多人参加。
会上,甘肃省商务厅与中国食土进出口商会、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澳大利亚神农公司与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俄罗斯诺德士有限公司与甘肃双马中天商贸有限公司签署双方贸易合作协议。“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外贸发展的重要平台,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外贸的不断发展而成长壮大。”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李晋奇在致辞中表示,“一带一路”建设,让甘肃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甘肃省借助广交会国际平台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本省特色农产品和中医药品牌,力求扩大外贸出口,带动以农产品为特色的产业发展。他希望本次推介会能促进双方面对面的交流,为日后的深入合作奠定基础。也希望本次推介会成为甘肃及当地政府扶持地方企业,加快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对未来举办的同类活动有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甘肃省商务厅副厅长马琨代表该商务厅就甘肃特色农产品及中医药产品外向型发展情况进行推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甘肃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把甘肃定位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面向中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批准在甘肃建设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形成了经济、文化、生态三大平台相互支撑的发展新格局。
目前,甘肃有机农产品进出口重点企业112家,中医药及生物制药龙头企业20余家,农产品年出口额4.5亿美元,品种达120余个,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鲜苹果、苹果汁、南瓜籽、番茄酱、蔬菜花卉种子、小杂粮、党参、黄芪、当归等大宗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马琨在推介中介绍,甘肃省河西地区是甘肃内陆河地区,从祁连山上融化的冰川雪水纯净无任何污染,干燥的气候使得病虫害极少,出产的番茄,单产高,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足,极适于高品质番茄酱的加工。以高台中化、临泽天润汇丰、酒泉西域阳光、白银特奥特等企业为支柱,今年甘肃番茄酱出口2万多吨,出口额同比增长11%,产品出口俄罗斯、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甘肃张掖、酒泉两地有脱水蔬菜生产企业100多家,产品连续多年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远销欧美、日本、韩国、中亚等国家和地区;河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已建立种子出口生产企业14家,玉米种子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蔬菜种子、花卉种子出口荷兰、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甘肃河西地区还是酿酒葡萄最佳种植生态区,葡萄酒生产及配套企业13家,产能达到15万吨,莫高、紫轩、祁连产品市场辐射全国31个省区市和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
甘肃兰州是食用百合最佳生态区域,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兰州百合”、“苦水玫瑰”已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甘肃陇南初级冷榨橄榄油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甘肃已有七个品牌橄榄油打入国际市场。除此以外,庆阳中庆公司、武威金苹果公司生产的籽仁、兰州亚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盐渍绵羊肠衣在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占有一定市场。
甘肃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该省中医药材资源和种植面积均在全国前列。黄芪、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并称陇药五朵金花,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甘肃省现有6家中药材专业市场,持证药品生产企业134家,千吨以上的现代仓储物流企业23家,仓储品种320多个,运输专线30多条,运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及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际市场。
多年来,甘肃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出口基地标准化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能力,建立出口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随着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的封关运营,以及国际空运口岸的开放和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这些都为甘肃农产品和中医药产品“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