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兰州晨报联合大河报、扬子晚报、新疆都市报、成都商报、重庆晨报、三秦都市报等6家“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主流都市报,联合推出“新丝路新支点”系列报道,为广大读者传递最热“丝路”最新动态。本报及其他6家主流都市报通过多篇报道全面展示了各省新思路、新成就,剖析“一带一路”对各地优势产业的拉动作用,以及各地开通的中欧班列对当地经济的拉动。外贸一直在对外开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在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2014年11月17日,从我省张掖市发出的83吨蔬菜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踏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土地。这批货值近80万元的蔬菜,是甘肃首次直接出口中亚的鲜活农产品(000061,股吧),标志着甘肃鲜活农产品直接出口中亚市场实现了零的突破。
事实上,借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甘肃2014年以来通过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已陆续与伊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丝路沿线国家建立并加强了经贸合作关系。根据兰州海关统计,2014年以来我省加大向西开放,扶持外贸企业积极“走西口”,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农产品出口出现量价齐增的好势头,全年出口农产品3.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1%。据统计,2014年我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3%。
据甘肃省商务厅介绍,我省目前已经研究制定了扩大向西开放若干措施,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向西开放,如促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实现进出口货物进入中西亚及沿线国家“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绿色通关机制。“当前,甘肃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把甘肃有比较优势的石油机械、电子产品、农产品等出口到中西亚、中东欧市场,将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先进技术和矿产品进口到省内,提高甘肃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该负责人说。(文章来源:兰州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