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贸易促进 - 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关税优惠
受益于中非良好的政治互信,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大陆取得了显著成绩。2017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十大合作计划的关键之年。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有哪些商机,如何把握?近日,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17)》指出,中企拓展非洲市应重点拓展五大领域并遵循六大策略。
非洲大陆多领域待拓展
报告指出,非洲大陆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大。非洲有富饶的自然资源,除了撒哈拉沙漠地带和北非干旱地带以外,大多数的土地适合农业生产,盛产棉花、棕桐油、咖啡、可可等农产品,其中,可可出口量占世界贸易市场的70%,咖啡出口量占35%,棕桐油出口量占50%。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000种。
非洲大陆蕴藏的各类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北非、西非石油资源丰富,近年来东非的肯尼亚也发现大型油气田。南非、纳米比亚、赞比亚金属矿产,非洲大西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渔业资源丰富,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报告认为,非洲大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发展缓慢的工业化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非洲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非洲经济发展对“三网一化”(建设非洲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航空“三大网络”及基础设施工业化)建设需求强烈。
报告指出,非洲工业化需求旺盛,产能合作天地广阔。非洲是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低、劳动力与原材料价格低廉的地区。中国和非洲产能合作,不仅能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也能促进非洲的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工业化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开发起步,逐步实现腾飞。
报告还表示,扩大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潜力巨大。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依赖资源出口,经济结构单一失衡,制造业薄弱,国民经济对进口的高度依赖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当前福建省与非洲大陆之间互有需求,双方互为优势。
此外,非洲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合作前景广阔。印度洋沿岸渔业资源丰富,中国与非洲的远洋渔业合作前景广阔。为了推进中非渔业合作,中非渔业联盟2012年成立。
投资合作要把控风险
报告建议,中国企业拓展非洲市场开展经贸合作宜遵循六大策略。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构建中非经贸合作新规则。由于中非文化差异大,政府和社会行为规范不同、投资环境差是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的最大风险。中国政府应加强与非洲国家政府的沟通,帮助非洲国家制定经济特区管理及投资法规。
二是采取细分市场、重点经营的市场拓展策略。非洲大陆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很大,而中国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多,可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这需要采取细分市场、重点经营的策略。
三是以投资和产能合作为重点培育市场。处于经济起飞前夕的非洲国家对价廉物美的轻纺消费品的消费与投资需求潜力很大。
四是强化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这一方面以医疗教育援助为抓手。非洲经济技术和卫生条件落后,各种疾病肆虐,特别是疟疾、艾滋病和埃博拉疫情是非洲和世界的心头之患。我国医疗系统组织多次援非医疗服务,成效显著。我国医学院和医院应扩大招收非洲医学留学生和非洲医务人员的培训,加强对非洲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的援助。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合作,促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投资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发挥我国工程承包与综合渔港建设能力强的优势,利用好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类项目,并以其作为境外开展经贸合作的先导。
六是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在非洲经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南非的排外骚乱和打劫使福建省经商人员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我国这些年不断强化领事保护制度,在南苏丹甚至派遣军队维护我国石油生产企业的安全,派军舰在亚丁湾护航保护航道安全。但除了驻外机构加强对我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外,我国“走出去”企业还应当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安全。(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