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首页 - 贸易促进 - 东盟自贸区政策

非同一般的合作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17-08-16

  每年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举办的国际经贸盛会。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中方倡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并写入了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2004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并永久落户南宁。主办:中国商务部


  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


  东盟秘书处宗旨: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特色:融友好交流、经贸促进、人文合作于一体


  推动深度交流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13届,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为国家层面直接主办、具有特殊国际影响力、每年一届的国家级重点展会。


  展会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把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落到实处。


  展会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发展的服务平台、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多领域交流的公共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核心平台。


  汇聚合作共识对接发展战略


  共计6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27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会期举行多场双方领导人、部长、地方负责人之间的会谈及政界商界高端对话,推动各方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落实中国—东盟“2+7”合作框架等方面形成合作共识。


  发表了《南宁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促进政策沟通,增强战略互信,为双方经贸合作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环境和机制保障。


  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落实贸易投资便利化


  中国—东盟博览会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行业特点设置展览内容,高度集中11国的企业、商品、项目、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在推动贸易、促进投资的基础上,围绕交通物流、便利通关、信息服务、电子商务、跨境金融等价值链延伸合作领域。


  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从政府层面推进到了企业层面,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助推器”。


  历届展会共吸引58.4万名客商参会,经贸实效不断提高,东博会推动了双方企业、行业和商协会的有效对接,日常贸易投资活动更加便利高效,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提前一年实现1000亿美元目标。2007年,双边贸易额提前三年实现2000亿美元目标。2016年,双边贸易额达4522.1亿美元。


  截至2017年5月底,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额超过1830亿美元。


  东博会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先进技术转移、服务贸易、城市交流、产业对接、次区域合作,体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赢效果,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推动多领域合作带动全方位深度交流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对海关、检验检疫、金融、港口、物流等相关领域服务配套提出新需求,对经贸领域如何与文化、教育、体育等人文领域的交流更紧密结合也有更高要求,东博会根据这一形势需要,13年来举办了一系列高层次会议、论坛和相关活动,开展部长级磋商对话,邀请各国各领域企业家、专家、学者参会交流,研究解决上述领域相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相关领域一系列合作机制。


  每届东博会期间举办一系列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增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友好往来,丰富提升了“南宁渠道”的功能作用。


  促进中国和东盟同世界其他经济体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


  立足于中国—东盟合作、面向全球开放,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工发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历届东博会。


  每届东博会邀请区域外的国家(地区)企业参会,举办面向RCEP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系列交流活动,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


  东博会促进了中国和东盟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提升了中国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的影响力,创造了超越11国的广阔市场和巨大商机。(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