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过去十年中,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政治互信逐渐加强,贸易增长日益加快,经济融合不断加深。在此过程中,中国—东盟博览会富有成效,成为合作共赢的典范。
2014年是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双方制定了到2020年货物贸易额达到10000亿美元、投资额新增1500亿美元的目标。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投资峰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机遇。
过往十年成绩非凡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为44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今年上半年,该数额达到了2206.9亿美元,同比增长4.8%。目前中国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累计投资总规模近1200亿美元。
此外,中国与东盟互利合作日益深化。东盟一直是中国企业开展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重要目的地。双方合作实施了电力、桥梁、农业、制造业等一大批项目,并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由中国向东盟提供优惠融资支持,促进了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当前世界经济进入转型期,很多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加,合作共赢是今后各国发展的必然途径。”在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亚洲司司长陈洲表示,“中国和东盟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02年启动之后,双方积极落实了一些自贸区内部相互的便利化措施,相互开放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平台,加强互利合作,从而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保持快速增长。”
据陈洲透露,今后五年,中国预计会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的商品,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超过5亿人次,“这些数字可以表明中国的发展将更好更多地惠及周边国家。”“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双方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同时在双方互联互通、标准相互认证,中小企业合作、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有一系列制度的安排,提升双方合作质量,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实现利益深度融合,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陈洲说。
本届盛会突出“三新”
十年来,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见证和助推了中国—东盟合作的“黄金十年”,成为中国—东盟共同合作的公认平台、中国—东盟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有效载体、中国—东盟深化多领域合作的重要牵引。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东盟国家期间,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了打造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推进“2+7”合作框架,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新目标和新举措。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表示,今年是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的开局之年,本届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为今后各届展会奠定基础,其主要特点是三个“新”:
一是突出新主题。本届展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积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在重点合作领域推出先行项目、实现早期收获。
二是创造新服务。本届展会着眼于自贸区升级版,重点打造展会价值链,为市场主体的合作延伸更多的增值服务。
三是拓展新空间。本届展会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10+6”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合作拓展,第一次推出特邀贵宾国机制,澳大利亚已确认担任今年特邀贵宾国并组团参会。此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将成为博览会的支持单位,也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与全球价值链的融合。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表示,第11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着重研讨“促进自贸区升级版建设、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议题,在沿用以往会议程序外,增加新加坡国家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事法律服务合作研讨会等新的形式和内容,并将与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共同举办中国与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贸易发展研讨会,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与互利合作。(文章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