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辐射力早已突破中国和东盟十国10+1的范围,走向更广阔的舞台。3月31日至4月4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第4轮谈判在南宁举行。本次谈判会议由广西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来自中国、东盟10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以及东盟秘书处的经贸主管官员约500人参会。于东亚,此次谈判将助力中国积极参与东亚一体化事务进程,推动RCEP整体谈判进程,加速整合东亚经济一体化;于中国—东盟博览会,此次谈判再次展现了其作为中国—东盟以及区域外国家友好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一个以“10+1”为基础、面向RCEP的务实合作平台正在由博览会全力搭建。
RCEP谈判:助推东亚经贸一体化
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参加,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的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目的是建立16国统一市场的RCEP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愿景:若该协定谈成,其成员国人口全球占比将近50%,国内生产总值和贸易额全球占比30%,所涵盖区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且自由化程度将高于目前东盟与6个国家已经达成的自贸协议。
RCEP的凝聚力似乎存在于其“血液”之中。首先,由东盟主导、东亚主要经济体积极支持参与的RCEP几乎全由亚洲国家组成,无疑具有较强的地缘凝聚力。其次,东盟此前已分别与中、日、韩、印以及澳新签署了5个自贸协定,为RCEP奠定了有利基础。再次,作为RCEP的中坚力量,10+1、10+3之间的经贸合作历史悠久、成效显著,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贸合作的引领力量,同时也为RCEP奠定了合作发展、互利双赢的坚实基础。
16国对于RCEP在保持东亚发展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增强东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方面所具备的重要意义一致认同。此外,RCEP还有助于加强区域金融合作,以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有助于防范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和全球跨境资本无序流动;有助于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等诸多领域。
2013年5月,RCEP开启首轮谈判,并快马加鞭,随后于2013年9月、2013年1月举行了第二轮、第三轮谈判,提出了在2015年结束谈判的目标。
在前三轮谈判的基础上,第4轮谈判花落南宁,16国继续就RCEP涉及的一系列议题进行了密集磋商,在货物、服务、投资及协议框架等广泛的问题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货物贸易方面,第四轮谈判重点讨论了关税、非关税措施、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原产地规则等议题;在服务贸易方面,就谈判范围、市场准入领域等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投资方面,就投资模式文件和投资章节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新成立的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和经济技术合作工作组也就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认为,近年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双边贸易增长速度远超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反映出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的巨大潜力。“协定一旦达成,将惠及所有成员,优化区内生产网络及价值链,促进地区繁荣与发展,并为加快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做出贡献。”王受文说。
广西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高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CEP符合东亚的利益,也反映了亚洲国家的利益诉求。东盟希望通过RCEP来推动东亚一体化。此次谈判对中国积极参与东亚一体化进程并发挥作用、推动RCEP整体谈判进程和加速东亚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意义。他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难点在于如何建成高标准的自贸区,即RCEP如何建成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开放的自由贸易区。
王受文指出,由于各方发展水平和谈判立场存在差异,RCEP未来的谈判仍任重道远,需要16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创造性的智慧攻坚克难。他就推进相关工作、完成领导人设定的2015年结束谈判的目标,提出了加快谈判进程、提升自由化水平、照顾各方关切等三点建议。
博览会:为RCEP带来美好前景
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RCEP第4轮谈判开幕式上表示,当前,RCEP谈判已经取得良好开端,中国—东盟合作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这为经济一体化进程注入了强大动力。去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将为本地区合作带来广阔而美好的前景。RECP各成员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商机,需要务实的合作平台。
张晓钦指出,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中,建立了共办共赢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10届成功举办,在服务“10+1”的同时,为RCEP搭建务实合作平台打下坚实基础。
10年来,博览会坚持以“10+1”为基础,面向全球开放,不仅推动了中国和东盟经贸等多领域合作,还吸引了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中国和东盟以外的RCEP成员国企业,以及其他区域外国家和地区企业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经贸实效。去年的第10届博览会期间,澳大利亚作为观察员国,派出了高级别商务代表参会。会期举办了“10+6”企业家交流会、韩国—中国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面向RCEP的经贸交流活动,备受各方关注。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说,RCEP第4轮谈判由广西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负责具体工作,表明了各方对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合作平台的重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作为已具有特殊国际影响力的活动,最近还被我国列为“国家层面举办的重点涉外论坛和展会”。其中,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唯一既有展览又有会议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国家领导人每年保持高规格出席。这体现了中国对博览会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和更高的期望,对博览会的筹备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郑军健表示,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抓住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RCEP谈判积极推进等新机遇,继续创新,在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版的提升,进一步服务好RCEP合作。一是积极承办RCEP第四轮谈判并取得圆满成功。二是从今年第11届博览会开始,设立特邀贵宾国机制,使博览会成为推动RCEP成员国间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特邀贵宾国将每年邀请中国以外的RCEP东盟自贸伙伴国担任。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贸易与投资部已经正式回复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确认澳大利亚出任第11届博览会特邀贵宾国,将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出席第11届博览会。三是在第11届博览会期间,举办系列面向RCEP的活动。
据了解,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以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开局之年和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为契机,通过创新展会内容,策划一系列交流活动,加强贸易投资、产业合作、互联互通、海上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促进功能,为实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作出贡献。
RCEP前三轮谈判
RCEP首轮谈判在文莱举行,16个参与国政府就2015年实现RCEP目标的主要路线图达成一致意见。谈判决定成立三个初步工作组,即货物贸易工作组、服务贸易工作组及投资合作工作组。初步讨论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投资合作三个领域的谈判方向,就RCEP在这三个领域可能要履行的义务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并还初步讨论了推出这三个领域市场准入套餐将面临的挑战。参会各方还就《RCEP谈判指导原则》中提到的其他事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RCEP第二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16个参与国就如何推动谈判进程,实现2015年底完成谈判的目标交流了意见。在货物贸易领域,参与国讨论了关税谈判的形式、海关程序、原产地规则以及非关税措施等结构要素;在服务贸易方面,继续讨论了服务章节的结构要素,并就参会人员感兴趣的服务行业初步交换了意见;在投资合作方面,重点讨论了投资章节的结构要素。为推进谈判进程,在货物贸易领域就更广泛的问题达成全面的成果,将成立原产地规则工作小组及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工作小组。本次大会还就竞争政策、知识产权、经济技术合作及争端解决问题进行了讨论。RCEP第三轮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继续讨论取消和减免关税的进程、自由化率设定方法等。为进一步推动谈判在广泛领域取得进展,各方还决定成立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经济技术合作和争端解决等四个工作组。此外,各方还就部分成员提出的新领域进行了信息交流,并分别召开了知识产权、服务与投资的关系等两场研讨会。(文章来源: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