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甘肃省委员会网站!
赵健:近几年,出口信用保险(放心保)在支持外经贸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对中国信保的政策性业务提出了哪些新的期待和要求?中国信保又是如何落实和配合这些国家政策的?
王毅:出口信用保险是在国际政治、经济风险高企时期真正能够支持中国企业敢于接单、敢于“走出去”的有效手段。国家投入不大,但产生的杠杆效应和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在过去的4年当中,为应对严峻的外贸形势,国务院曾多次给中国信保下达具体的承保规模任务。2009年5月,国务院给中国信保下达了840亿美元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安排了421亿美元的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规模;2012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八项举措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其中之一就是要求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这些任务非常艰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对信用保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月25日,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拓新兴市场的若干意见》,要求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6月19日,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企业“走出去”;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推动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7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及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发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扩大保险规模”,确定为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
为配合国家发展政略,应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信保以积极的承保政策帮助企业有效解决了“有单不敢接”“有单无力接”的难题,承保金额2009年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突破2500亿美元,2012年突破330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们密切跟踪风险情况,开辟理赔绿色通道,信守契约承诺,及时向受损企业支付赔款。2009年至2012年,中国信保共支付31.3亿美元赔款,占历史累计赔款的72.2%,有力地保障了相关企业的正常经营。(文章来源:中国保险报)